[发明专利]自动识别部件贴装机工艺线错误原因的方法及应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0707.X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廷莲;方铉镇;辛承勇;赵哲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1D21/0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张川绪;孙昌浩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识别 部件 装机 工艺 错误 原因 方法 应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识别部件贴装机工艺线错误原因的方法及应用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部件贴装工艺的故障指示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在部件贴装工艺的故障指示装置中,检测所述部件贴装工艺线的异常与否;确定检测到操作异常的线的操作异常候选群;提取特定的操作异常候选群的多个原因因子;从提取到的多个原因因子之间的联系信息以及提取到的多个原因因子中提取各个原因因子的损失信息;基于提取到的联系信息以及损失信息来执行预先确定的故障分析处理,并根据所述故障分析处理的结果确定特定原因因子;输出所确定的特定原因因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识别部件贴装机的工艺线错误原因的方法以及为此采用的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部件贴装工艺线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向作业者指示具体的故障原因的、自动识别部件贴装机的工艺线错误原因的方法以及为此采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部件贴装工艺线具备用于贴装部件的生成设备。这种生产设备包括:槽(slot),连接用于提供部件的盘或者托盘等;头,吸附部件而向目的区域移动;以及吸嘴,作为具备于头内部而实质性地吸附或者解除吸附部件的模块。此外,这种生产设备的具体构成多样,其中,现有的一种方式如下。
在现有技术中,对这种具备吸嘴的部件贴装头的部件贴装装置而言,其以如下方式构成:为使吸嘴位于需贴装在基板上的部件的上侧,相对该部件而移动所述部件贴装头,之后使吸嘴下降,以使在该吸嘴的吸附保持面接触所述部件的同时将所述部件吸引到所述吸附保持面,从而能够执行根据所述吸嘴的所述部件的吸附保持。此外,向基板上侧移动装备有如上所述地将吸附保持部件的状态下的吸嘴的部件贴装头,之后使吸嘴下降,从而在所述基板上的部件贴装位置上布置所述部件的同时停止借助于所述吸嘴的吸引以执行吸附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将所述部件贴装到所述基板。
对内置有根据部件贴装到基板而形成的电子电路的电子设备而言,逐渐促进着高功能化、多样化或者小型化。伴随着这种电子装置的高功能化、多样化或者小型化,针对部件或者所述基板本身也促进着高功能化、多样化或者小型化,从而在所述基板上贴装所述部件时要求的所有条件也要求着多样化的多种条件,同时,各个条件本身成为了更为严格的条件。
作为对部件贴装所要求的条件,例如有:将多样化而具有多种形状的部件可靠地吸附保持在吸附保持面;不会对作为所述高功能化的、相对外部负荷而弱化的所述部件产生损伤等。作为这种外部负荷,例如有诸如静电等电性负荷、由周围环境等的清净程度而给定的污染等的影响等。除此之外,为对应于反复执行的部件贴装,吸嘴或者部件贴装头需要具有耐久性等条件也会作为所述条件而被要求。
针对装备于这种部件贴装头的吸嘴,为符合所述多种所有的条件内的至少大部分条件,已开发了多样的种类的吸嘴。
作为上述现有的多种吸嘴,例如有:由陶瓷材料形成的吸嘴。对于这种吸嘴,存在着如下的优点:因利用陶瓷而形成,能够提高针对吸嘴的反复使用的耐久性或者耐磨性。
此外,作为现有的其他种类的吸嘴,例如有:将能够可靠地吸附保持多种形状的部件(尤其大型部件)作为目的而形成的吸嘴。这种吸嘴可上下移动地布置于贴附在作为部件贴装头的一部分的空心轴(shaft)的空心轴形状的头本体的内部。此外,吸嘴在其内部的贯通孔具备有突出销,该突出销可进行上下移动,并且在向下施加力的状态下维持。
此外,吸嘴的下侧前端面形成有用于吸附部件的吸附面。在该吸附面上,由刚体形成的大约为环状的吸附保持部以在开口吸气口周围向下突出地、的可与吸嘴本体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吸嘴本体的线段面。此外,考虑到吸嘴的机械强度或者制作加工的容易性等,吸嘴由金属材料形成。在吸附保持部件时的吸附面的裙(skirt)部被展开到部件的表面,相反,吸附保持部处于与部件的表面抵接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未经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0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