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槽式强化管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1513.1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0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06;F28F1/24;F28F1/42;F28F9/2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槽式 强化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物料换热设备,具体为一种双槽式强化管型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和企业效益,其中换热器是回收余热或废热、提高热能利用率的主要设备,是目前炼油、化工生产广泛应用的一种常用设备,可通过这种设备进行热量传递,以满足化工工艺的需要,而传热管是换热器中的核心元件,其结构不但影响管程的传热系数,而且也会影响壳程的传热系数,现有的纵流式换热器中采用光滑圆管,传热效率较低、能耗高,换热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采用光滑圆管换热器,传热效率较低、能耗高、换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槽式强化管型换热器,其可大大强化传热,节省能耗,从而有效提高传热效率,且换热效果好。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装有管板,所述管板之间的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交替布置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换热管穿过所述折流板,并以转角正方形排列固定于两端的所述管板上,所述壳体外的上壁设有与其连通的进口、以及连通所述换热管的进料口,所述壳体外的下壁设有与其连通的出口、以及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外壁周面上碾轧有横纹槽和螺旋槽,所述横纹槽和螺旋槽交替布置于所述换热管外壁上,所述换热管外壁上制有翅片,所述换热管内插有螺旋弹簧和波带,所述螺旋弹簧和波带交叉设置于所述换热管内。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包括上折流板、下折流板,所述上折流板、下折流板交错布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上折流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上壁,所述上折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下壁形成流通间,所述下折流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下壁,所述下折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上壁形成所述流通间;
所述螺旋弹簧为通过金属丝绕制而成;
所述波带为通过金属薄片扭制而成的螺旋状扭带,且在所述换热管垂直中心线轴上交错为弹性波带;
所述波带为通过塑料薄片热加工而成的螺旋状扭带,且在所述换热管垂直中心线轴上交错为弹性波带;
所述翅片包括锯齿形翅片、T形翅片,所述锯齿形翅片、T形翅片交错布置于所述换热管外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入换热管内的一种物料在经过交替布置的横纹槽和螺旋槽时,会引起附加涡流,并造成边界层分离而减簿边界层厚度,从而强化传热,同时该物料还受到换热管内螺旋弹簧和波带作用,即随着流体振动,螺旋弹簧可促进流体湍流、间歇破坏边界层的发展,使边界层变薄,螺旋状波带可使流体在换热管内产生连续旋流,螺旋流引起的二次流可促进径向混合,从而强化换热管内对流传热;另一种物料进入壳体与换热管之间,由于受到换热管外壁交错布置的锯齿形翅片、T形翅片作用,不仅扩大了传热面,又可造成流体的强烈扰动,极大地强化了传热,同时又受到折流板作用,有效增大了壳程流体流速和流体给热系数,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根换热管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1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凸面散热板
- 下一篇:电炉烟气余热利用除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