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2038.X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气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14 | 分类号: | C23F1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陈喻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成膜胺缓蚀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防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缓蚀剂是指那些用在金属表面起防护作用的物质,加入微量或少量这类化学物质可使金属材料在该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明显降低直至为零。同时还能保持金属材料原来的物理、力学性能不变。合理使用缓蚀剂是防止金属及其合金在环境介质中发生腐蚀的有效方法。缓蚀剂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防腐蚀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尤其在石油产品的生产加工、化学清洗、大气环境、工业用水、机器、仪表制造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缓蚀技术已成为主要的防腐蚀手段之一。
缓蚀剂也称腐蚀抑制剂,它具有用量小,效果显著的特点。主要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缓蚀效率愈大,抑制腐蚀的效果愈好。有时较低剂量的几种不同类缓蚀剂配合使用可获得较好的缓蚀效果,这种作用称为协同效应;相反地,若不同类型缓蚀剂共同使用时反而降低各自的缓蚀效率,则称为拮抗效应。缓蚀剂可按作用机理或保护被膜特性进行分类。
在含有大量H2S、CO2、、细菌、油气井水和管道凝析水等物质的石油天然气输气过程中,集输主干道、支管线和配气站等设备均会出现严重腐蚀,尤其还会造成管道破裂、局部穿孔和站场设备失灵等恶性事故。而缓蚀剂可以对这些腐蚀情况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
本发明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按照浓度比,由以下物质制备而成:有机胺:钝化剂:表面活性剂:水=12~20:2~5:2~5:40~60;其中所述有机胺的化学式为CRH2R+1N或CRH2R+3N中的一种,其中所述R为整数。
进一步的,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所述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按照浓度比,优选由以下物质制备而成:有机胺:钝化剂:表面活性剂:水=15:3:3:50。
进一步的,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所述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其中所述R为10~20之间的整数。
进一步的,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所述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其中R为16。
进一步的,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所述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其中所述R为18。
上述所述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其中所述钝化剂为RC-650三价铬铝钝化剂、铝无铬钝化剂、RC-286镁合金无铬钝化剂、铜钝化剂、三价铬彩色钝化剂、三价铬蓝白色钝化剂、铬酸盐、硝酸盐、钼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所述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其中优选为铬酸盐、硝酸盐、钼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所述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双子咪唑啉基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双子吡啶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在腐蚀系统中的应用。
上述所述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在腐蚀系统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腐蚀系统为油气井、注水系统。
上述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在油气井中的使用量≥0.5kg/m3。
上述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有机成膜胺缓蚀剂在注水系统中的使用量为15~20ppm。
本发明制备的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无臭味,水溶性好,流动性好,防蚀效率高达93%以上,乳化倾向小,与油田常用杀菌剂、缓蚀剂、净化机等化学试剂有良好的配合性,对于H2S、CO2、Cl、O2和细菌类型的腐蚀介质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可广泛用于油气井开采的井下油套管、地面设备、技术系统管线、炼厂工艺和用于抑制注水站、污水处理站金属设备、管线的腐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有机成膜胺缓蚀剂,按照浓度比,由以下物质制备而成:有机胺:钝化剂:表面活性剂:水=12~20:2~5:2~5:40~60;其中所述有机胺的化学式为CRH2R+1N或CRH2R+3N中的一种,其中所述R为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气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气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20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