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3679.7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9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岳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文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484 | 分类号: | A61K36/484;A61K36/904;A61K36/8888;A61P17/10;A61K35/64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0626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春痘、痘疮等为慢性炎症性皮囊,皮脂腺疾病,临床多发于面部的粉刺, 丘疹,常见有结节性、脓包性、闭合性,病因多由于青春期激素亢盛;情绪失 调;多食肥甘而引起的皮脂腺堵塞;使用不当化妆品;人为挤压造成皮脂层继 发性串联感染等。
目前市面上祛痘的产品很多如:祛痘洗面奶、祛痘面膜、祛痘液、祛痘胶 囊等,只注重面部调理,忽视五脏六腑之病因,可以说舍本求末,不能起到根 本的治疗。疾病的侵入多循经而发,故需以药力循经而治。目前市场上作用于 祛痘的各类口服中药产品理念混乱、辩证不明、不能对症下药,如理肝的、补 肾的,调胃的,患者胡乱使用后造成无病乱治,此病彼治,不但枉费钱财,更 是扰乱身体平衡,伤害五脏六腑。
中国专利CN101390818A公开了一种祛痘面霜,包括中药组方和基质配方, 所述中药组方中至少包括土茯苓、薏苡仁、葛根、黄芪、菊花、麦冬、灵芝和 虎杖组分中的5种;该发明所述的祛痘面霜用于预防和治疗青春痘,其作用快, 效果明显,愈后无痘痕、不易复发,用于美白皮肤、并兼有嫩肤、保湿防爆、 减少油脂分泌和促进细胞代谢等多功能。但本发明所述的面霜仅仅起到面部的 护理作用,不能祛除根本病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内服中草药制剂为主,外敷为辅,内外调理, 标本兼治的中草药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炒苍耳子2-4份、金银 花1.5-3.5份、紫草1-2.5份、甘草0.5-2份和全蝎0.5-1.5份。
进一步地,该中草药可用于外敷,用于外敷还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百部 1-3.5份、白芷1.5-2份、天花粉2.5-4.5份和三七粉0.5-1份,并且其采用 的炒苍耳子、金银花、紫草、甘草和全蝎分别为3-4份、1.5-3份、1.5-2.5份、 0.5-1.5份、0.5-1.5份。
进一步地,该中草药可用于内服,用于内服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连 翘5.5-6.5份、槐花3.5-5.5份、地榆4.5-5.5分、半夏1.5-3.5份、僵蚕1.5-3.5 份、枳壳1.5-4.5份、泽泻1.5-3.5份、板蓝根5.5-7.5份、益母草4.5-7.5 份,并且其采用的炒苍耳子、金银花、紫草、甘草和全蝎的重量份分别为:2.5-3.5 份、2-3.5份、1-2份、1-2份、0.5-1.5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外敷药中除去天花粉和三七粉的其余各原料进行蒸煮;
(2)干燥步骤(1)中蒸煮后的各原料;
(3)将干燥后的各原料、天花粉和三七粉混合均匀,进行粉碎得外敷药。
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内服药中的各原料用水 煎煮,过滤得内服药。
进一步地,所述蒸煮为在蒸煮温度为130-160℃的高压锅内进行蒸煮,蒸 煮时间为25-35min。
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各原料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干燥,所述干燥为自 然晾晒至原料中的含水量为6%-8%;步骤(3)中所述外敷药的细度为300-400 目。
进一步地,将内服药中的各原料用水浸泡30-40min后,再将水和内服药中 的各原料一起进行煎煮。
进一步地,所述水的重量与内服药中各原料总重量的比为5-7:1。这样可 以保证水能浸没各原料。
进一步地,所述煎煮为在火焰温度为100-150℃的条件下煎煮至水开,再 转为火焰温度为80-90℃的火煎煮10-15min;煎煮完毕后,将所得药液倒出, 向药渣中加入水,继续用火焰温度为80-90℃的火煎煮20-25分钟,然后将所 得药液倒出,混合两次所得药液,得内服药。加入水的量为药渣量的5-6倍。
炒苍耳子属于一种祛风湿中药,味辛、苦、性温,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 痛的功能。炒苍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 对红色毛癣菌有抑菌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文龙,未经岳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3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