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草农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3963.4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8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任川宏;王会镇;杨维清;李洪洋;席锐;陈明亮;李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824 | 分类号: | A01N43/824;A01N43/4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草 农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类农药组合物,特别是用于大豆田、甘蔗田、玉米田、油菜田、茶园等农田及非耕地除草。。
背景技术
大豆田、甘蔗田、玉米田、油菜田、茶园等农田及非耕地除草有众多杂草。以常见的大豆田杂草为例,大豆田杂草从防除的意义上可分为三大类,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黍、马唐、野燕麦等。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反枝苋、苍耳、龙葵(黑星星)、铁苋菜、藜(灰菜)、风花菜、苘麻、水棘针、柳叶刺蓼、繁缕、狼巴草(鬼叉)、猪毛菜、香薷(野苏子)、马齿苋、酸模叶蓼、鸭跖草(兰花菜)、菟丝子等。大豆田多年生杂草主要有苣荬菜、问荆(节骨草)、小蓟(刺儿菜)、大蓟(大刺儿菜)、芦苇、碱草等。从近几年来看,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呈现一种趋势,鸭跖草、狼巴草、酸模叶蓼、苍耳、龙葵、风花菜、苘麻、苣荬菜、小蓟、大蓟等阔叶杂草已逐渐取代了稗草、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成为大豆田主要杂草。小蓟、苣荬菜、鸭跖草更是被称为大豆田“三菜”,成为大豆田杂草防除的难点。大豆田化学除草剂使用方式,一般采取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式。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优点是防除杂草于萌芽期和造成危害之前,除草效果比较稳定,施药成本相对较低,即便防除杂草较果不好,苗后还可进行补救。缺点:一是pH值、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大,土壤过于粘重、有机质含量过高或pH值不符合某种药剂时不适宜采用土壤处理;二是有些除草剂如嗪草酮、2,4-D丁酯等在砂质土、低洼地由于药剂的淋溶易产生药害;三是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春季干旱、风大和异常低温或高温都会影响除草效果。苗后茎叶处理的优点是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的影响较小,可根据已出土杂草种类选择适宜的针对性强的除草剂。缺点:一是在干旱少雨、空气湿度小和杂草生长缓慢的情况下除草效果不佳;二是有些药剂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条件下易产生药害;三是苗后茎叶处理必须在大多数杂草出土且具有一定附着药液的叶面积时才能进行,此时大豆前期生长已受到草害影响,造成减产。因此,大豆田化学除草一般以土壤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对杂草种类多、基数较大的地块需要进行二次化学除草。因此大豆田化学除草,在实施过程中要灵活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全国各地土质差别较大,气候差异显著,增加了大豆田除草的难度。
玉米田常见杂草有稗草、马唐、苘麻、反枝苋、牛筋草、画眉草、绿狗尾草、金狗尾草等等。甘蔗田常见杂草有香附子、马唐、牛筋草、光头稗、三叶鬼针草、狗牙根等一年生杂草。玉米田常见杂草中不仅有一年生杂草还有多年生杂草,而且这些杂草有多个出草期,防治难度大。目前农业生产中最常使用的草甘膦、草铵膦、乙草胺、毕克草等易发生药害。同时大部分前述常用除草剂施药时对杂草的草龄要求高,超出一定范围的草龄,除草效果明显降低。草甘膦、草铵膦类除草剂更多只适用于非耕地除草。同时,杂草对化学除草剂要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这些因素,都使得除草剂需要不断推出效果更好、杀草谱更广的新品种。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0125604,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授权公告日期2014年11月19日)中报道了专利申请人为西华大学(发明人为杨维清、马梦林等)的通式为TAM的2-吡啶酰氧基-N-双取代硫代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式1)。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0201913,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授权公告日期2014年9月3日)中报道了专利申请人为西华大学(发明人为杨维清、张园园等)对通式为TAM的2-吡啶酰氧基-N-双取代硫代乙酰胺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进行报道,该新方法对目标产物的合成采用酯交换法,取得很好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0201928,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授权公告日期2014年3月26日)中报道了专利申请人为西华大学(发明人为杨维清、张园园等)的通式为TAM的2-吡啶酰氧基-N-双取代硫代乙酰胺类化合物作为除草剂的用途,主要用于防除农田中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在通式为TAM的化合物中TAM-5(式2)除草活性最好,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但是对部分多年生杂草只能起到有限的抑制效果,杀草谱不够广泛。同时, TAM-5(式2)的生产成本相对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除草剂品种而言,要略高一些,从经济角度考虑,也有必要与其他有效的除草剂进行互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3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