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4601.7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陆楞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夜视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B32B27/08;B32B27/32;B32B27/36;B32B17/10;B32B27/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反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乙烯薄膜层和聚酯薄膜层用粘合剂通过干式复合机复合得到复合膜;
(2)将玻璃微珠通过热熔机均匀排布植于上一步骤得到的复合膜的聚乙烯薄膜层上,得到植珠膜;
(3)将上一步骤得到的植珠膜采用上、下挤压辊将第一PU树脂层挤压设于聚乙烯薄膜层上且位于玻璃微珠之间构成的凹槽上,得到挤压过PU树脂层的植珠膜;
(4)将上一步骤得到的挤压过PU树脂层的植珠膜通过真空镀铝机在植珠膜远离聚酯薄膜层的一面上镀一层铝膜层,得到镀铝的植珠膜;
(5)将上一步骤得到的镀铝的植珠膜再采用上、下挤压辊将第二PU树脂层挤压盖设于铝膜层上且填充在玻璃微珠之间构成的凹槽上,得到反光膜层;
(6)将上一步骤得到的反光膜层通过凹版印刷辊结合胶黏剂与底材贴合,即可在底材上生成具有图案或纹路的反光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凹版印刷辊的版面为向凹版印刷辊轴心凹陷的图案或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凹版印刷辊上凹陷的图案或纹路由复数段的线条组合构成,该线条的长度为2mm~60mm,宽度为0.5mm~3mm,凹陷深度为0.25mm~0.40mm,线条的内凹坑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底材可以是纸、板、革、布、包中的任意一种。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由复数段线条形的反光膜层构成,所述反光膜层包括聚乙烯薄膜层、聚酯薄膜层、第一PU树脂层、第二PU树脂层、复数个玻璃微珠和铝膜层,所述聚乙烯薄膜层通过粘合剂设于聚酯薄膜层上表面,所述玻璃微珠均匀植于聚乙烯薄膜层远离聚酯薄膜层的一面上,所述第一PU树脂层通过挤压设于聚乙烯薄膜层上且位于玻璃微珠之间构成的凹槽上,所述铝膜层设于玻璃微珠和第一PU树脂层远离聚乙烯薄膜层的一面上,所述第二PU树脂层通过挤压设于铝膜层上且填充在玻璃微珠之间构成的凹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0~1.93,所述玻璃微珠的2/5~3/5球面植入聚乙烯薄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U树脂层厚度为2.5μm~3.5μm,所述第二PU树脂层厚度为2.5μm~3.5μ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膜层为绕卷式真空镀铝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形的反光膜层长度为2mm~60mm,宽度为0.5mm~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夜视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夜视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46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增光膜规则点伤卷料模切工艺制造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