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传动结构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4871.8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晓钢 |
主分类号: | F16H19/02 | 分类号: | F16H19/02;E04H6/34;B65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4 陕西省西安市莲***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传动 结构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摩擦传动结构,应用于各种动力传递领域,包括停车、仓储、导轨等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传动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现有常见的传动方式分为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摩擦传动需要动力轮与被传动部件紧压,这样才能更好的传动,动力轮与被传动部件脱离一般通过类似离合的装置实现。如果能省掉离合装置又能实现动力轮与被传动部件之间的脱离、压紧,肯能够节约成本,减少控制环节,降低故障率,在某些特定工作方式中这样的动力传送方式是需要的,比如实现平台载板二维移动,这在在停车和仓储业需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传动结构以及其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省去离合装置,极大的节约成本,减少控制环节,降低故障率,使设备稳定性得以提高。因为采用了滚轮和滚子排、摩擦滚道配合为平台载板提供动力,即解决二维移动互不干扰的问题,又不存在采用齿轮、拨齿、链条传动等方式带来的咬合问题,平台小车移动过程中也就不存在不同动力相互同频的问题和齿的定位问题,另外机械结构更加简单,大幅降低机械成本和控制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滚轮和摩擦滚道,在传动时动力滚轮和摩擦滚道是压紧状态,摩擦滚道上安装滚子排,滚子排包含若干滚子,滚子排里的滚子的转动轴的方向和相对应的动力滚轮转动轴的方向垂直,动力滚轮与动力设备连接,摩擦滚道外端设置引导斜坡,动力滚轮两端设置引导斜面,滚子排可以采用各种现有已知的滚动结构,如平面滚子轴承、滚针排、若干连续的滚轮、若干连续的滚轴、若干连续的滚针、若干连续的滚动轴套,动力滚轮、摩擦滚道、滚子可有选择的分别的或全部的采用柔性的有弹性的材料,动力滚轮下部可增加弹力装置,使动力滚轮与摩擦滚道、滚子接触更紧密,以增加摩擦力,动力滚轮、摩擦滚道、滚子可有选择的分别的或全部的在其表面增设花纹,可以是凹凸花纹也可以是平面花纹,以增加摩擦力,花纹的形式可以是如各种汽车轮胎花纹的类型,或者是各种条形纹,或者是各种波点纹,或者是各种环形纹,或者是各种波浪纹,各种几何图形花纹或异形花纹都可采用,在摩擦滚道表面可以采用凹凸波点纹,动力滚轮表面可以采用平行于转动轴的凹凸条形纹,滚子表面可以采用以转动轴为圆心的凹凸环状条形纹,动力滚轮可以用齿轮代替,增加不带动力的被动滚轮。
应用本摩擦传动结构的一种摩擦传动动力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若干所述的动力滚轮,动力滚轮分横向和纵向两种排布方向,若干平台载板在动力滚轮上运行,平台载板下部安装横、纵两个方向的摩擦滚道,横、纵两种方向的动力滚轮分别对应横、纵方向的摩擦滚道,横向的动力滚轮对应的摩擦滚道称为横向摩擦滚道,纵向的动力滚轮对应的摩擦滚道称为纵向摩擦滚道,摩擦滚道上安装相对应的滚子排及滚子,动力滚轮滚动摩擦其上的摩擦滚道为平台载板提供动力,平台载板可以安装自身的轮子,轮子可采用万向滚轮或滚珠,可以为平台载板的轮子敷设定位轨道,平台载板也可以是不带轮子,不敷设定位轨道,可更具需要增加不动滚轮,也可不增加被动滚轮,增加必要的控制、动力系统,根据其平台载板运载的物品调整平台载板的大小,可成为停车系统、导轨系统或仓储系统,如果平台载板下部条件具备,可以取消摩擦滚道,滚子排及滚子直接安装在平台载板下,动力滚轮与平台载板压紧实现传动。
本一种摩擦传动结构这样运行:在传动时,动力滚轮和摩擦滚道是压紧状态,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动力滚轮转动,通过动力滚轮转动摩擦推动摩擦滚道,当摩擦滚道上的滚子排经过动力滚轮时,因为滚子的转动轴的方向和动力滚轮转动轴的方向垂直,动力滚轮转动可以摩擦推动滚子排,整个运动过程摩擦滚道在动力滚轮的推动下沿垂直于动力滚轮转动轴方向运动,传动功能得以实现;当动力滚轮和摩擦滚道要脱离时,此时要求动力滚轮上压紧的是摩擦滚道上的滚子排,这时动力滚轮不转动,其它外部力量推动摩擦滚道做与动力滚轮转动轴方向平行的运动,滚子排上的滚子转动,滚子排从动力滚轮上滚动滑过,实现摩擦滚道与动力滚轮的脱离功能,实现摩擦滚道与动力滚轮进入压紧状态,是脱离状态的相反过程,这里不再详述。
这一结构的核心思想是:动力滚轮与滚子排上的滚子的转动轴互相垂直,而且能够压紧,因为两者互相垂直,当动力滚轮转动时就可以摩擦推动滚子沿滚子转动轴方向移动,滚子又可以在沿动力滚轮转动轴方向自由滚动,也就是能够使动力滚轮沿着垂直于滚子转动轴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晓钢,未经韩晓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4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