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树脂改性中空微珠及其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5024.3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4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陆洪彬;唐伟;朱强;牛志强;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树脂 改性 中空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中空微珠及改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树脂改性中空微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改性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空微珠在保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隔热涂料、保温板、管道保温等领域,随着中空微珠性能的提高,其在高端隔热保温领域,如航空航天、导弹、高性能绝热树脂中也开始推广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类中空微珠其都存在质硬、易碎的缺点,尤其在共混、挤出、搅拌中会造成大量的微珠破碎,造成微珠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限制了微珠的推广应用。
针对中空微珠的这些缺点,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降低混合时的机械作用力,如降低搅拌速度、挤出压力等,这样虽然有效降低了中空微珠的破损率,但同时也带来生产效率低、微珠分散不良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中空微珠在使用时存在的缺点,公开了一种柔性树脂改性中空微珠及其改性方法,通过水解偶联剂在中空微珠表面接枝有机基团,然后在中空微珠悬浮液中滴加丙烯酸酯单体,通过核壳乳液聚合原理将丙烯酸酯单体包裹于中空微珠表面,再经抽滤、通风烘干、筛选后获得。
一种柔性树脂改性中空微珠及其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原料包含如下重量份:中空微珠10-20份,偶联剂0.05-0.2份,醋酸(或氨水)0.05-0.1份,共聚单体5-10份,交联单体0.5-1份,乳化剂0.1-0.2份,去离子水60-80份,水溶性引发剂0.05-0.1份,破乳剂0.05-0.1份。
改性步骤如下:(1)中空微珠表面接枝改性:在敞口容器中加入中空微珠与水,将容器放于可加热的电磁搅拌器上,升高温度至35-40℃,加入偶联剂并混合均匀,添加醋酸(或氨水)调节溶液体系达到需要的反应环境(若偶联剂为KH-550类碱性偶联剂或中性偶联剂,则添加氨水,若为KH-570类酸性偶联剂则添加醋酸),在500-1000r/min搅拌速度下搅拌3-5h,得到表面改性接枝的中空微珠悬浮液;(2)中空微珠表面柔性树脂的包裹:将中空微珠悬浮液加入搅拌釜中,搅拌速度为500-1000r/min,加入乳化剂升高温度至60-70℃,待乳化剂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水溶性引发剂,然后缓慢滴加共聚单体与交联单体混合液,滴加持续时间为1-2h,滴加完成后再升高温度至85℃,搅拌速度提高至1500r/min,保温反应2h后出料,加入破乳剂简单搅拌破乳,过筛网得改性中空微珠粗产品;(3)后处理:将微珠粗产品放入具有高速循环风的微波加热箱中干燥,过30-60目筛网得成品。
所述的中空微珠为玻璃微珠、陶瓷微珠、粉煤灰微珠中的一种或几种,微珠粒径在30-150um。
所述的偶联剂为KH550,KH560,KH570、三甲基乙氧基硅烷、钛酸丁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共聚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交联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乳化剂为复配乳化剂,当水解环境为碱性或中性时,为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复配非离子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当水解环境为酸性时,为阳离子乳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非离子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所述的破乳剂为氯化钠。
本发明创新性的提出采用包裹的方式将柔性树脂包裹于微珠表面,形成内硬外软的核壳结构,有效避免了加工时机械力造成的微珠破损。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玻璃微珠10份,KH-550偶联剂0.05份,氨水0.0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份,丙烯酸丁酯2份,丙烯酸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0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4份,去离子水60份,过硫酸铵0.05份,氯化钠0.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5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掌握式鼠标
- 下一篇:一种MIP磁性介孔硅基微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