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承压容器密封圈性能验证的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7181.8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施金冯;刘春丽;夏栓;漏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容器 密封圈 性能 验证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管道系统和在线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承压容器密封圈性能验证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高温高压容器的法兰密封面处有密封圈,在设备从常温常压的环境快速升温升压至高温高压工作环境、然后再快速降温降压至环境条件的过程中,密封圈和金属容器都会经历快速的温度、压力变化过程,需要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完好(即容器法兰面不能有泄漏)。
为了验证密封圈的高温高压环境中的密封性能达到要求,需要设计一个试验装置,用于创造快速的升温升压和快速的降温降压的试验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承压容器密封圈性能验证的试验装置。
用于承压容器密封圈性能验证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本体(模拟体)、管道加热器、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冷却器、管道及其附件连接组成、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和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管道加热器经配置为试验回路提供大功率热源;
所述第一储水罐经配置以在所述第一储水罐内预先制备高温水,通过直接注入回路的方式,提高加热升温时的温度变化速率;
所述冷却器经配置为试验回路提供大功率冷却手段;
所述第二储水罐经配置以在第二储水罐内预先贮存常温水,通过直接注入回路的方式,提高冷却时的温度变化速率;
所述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分别设置在试验回路的温度、压力、流量测点,经配置用于试验数据采集与控制使用。
优选地,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经配置用于将试验回路内除盐水以外的介质构成闭式循环。
优选地,还包括稳压罐;所述稳压罐经配置用以稳定试验回路的压力。
优选地,还包括辅助系统;所述辅助系统包括除盐水源、回路充水、补水、应急排放和排气疏水,经配置用以保证试验回路安全连续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承压容器密封圈性能验证的试验装置,用于创造快速的温度、压力变化,并可以维持高温高压状态,为承压容器密封圈的性能验证试验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承压容器密封圈性能验证的试验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密封圈安装位置示意;2—承压容器试验件;3—循环泵;4—管道加热器;5—冷却器;6—稳压罐;7—第一储罐;8—第二储罐;9—充水泵;10—加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用于承压容器密封圈性能验证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本体(模拟体)、管道加热器4、第一储水罐7、第二储水罐8、冷却器5、管道及其附件连接组成、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和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管道加热器4经配置为试验回路提供大功率热源;
所述第一储水罐7经配置以在所述第一储水罐内预先制备高温水,通过直接注入回路的方式,提高加热升温时的温度变化速率;
所述冷却器5经配置为试验回路提供大功率冷却手段;
所述第二储水罐8经配置以在第二储水罐内预先贮存常温水,通过直接注入回路的方式,提高冷却时的温度变化速率;
所述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分别设置在试验回路的温度、压力、流量测点,经配置用于试验数据采集与控制使用。
优选地,还包括循环泵3;所述循环泵经配置用于将试验回路内除盐水以外的介质构成闭式循环。
优选地,还包括稳压罐6;所述稳压罐经配置用以稳定试验回路的压力。
优选地,还包括辅助系统;所述辅助系统包括除盐水源、回路充水、补水、应急排放和排气疏水,经配置用以保证试验回路安全连续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承压容器密封圈性能验证的试验装置,用于创造快速的温度、压力变化,并可以维持高温高压状态,为承压容器密封圈的性能验证试验提供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7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