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7315.6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施伟;苏夏;桂璐廷;程会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燃料 喷淋 冷却系统 性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乏燃料池冷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压水堆核电站乏燃料池冷却系统一般依靠能动的泵和热交换器对乏燃料组件进行冷却。AP系列的压水堆核电站中除了具备以上冷却能力外,还设置了乏池喷淋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乏燃料组件由于水池意外排空而裸露的极端事件下,对乏燃料组件进行冷却。
为了保证乏池喷淋系统的设计能够使各乏燃料组件获得充分的冷却,有必要对喷淋系统的各重要性能指标进行试验。该试验装置可以在不同喷嘴数量、喷淋流量、喷嘴安装高度、喷嘴安装角、喷嘴扭转角和多喷嘴间距下,对喷嘴的喷淋特性进行试验。最终为选取合适的喷嘴或喷嘴组合提供支持。
据了解,由于乏池喷淋系统在国内尚属首次设计并应用,因此尚未有针对该系统设计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
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包括:
单喷嘴试验台;所述单喷嘴试验台包括第一带变频调速器的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一流量计、第一压力表、第一升降台、一个第一喷嘴安装架、一个第一喷嘴和第一喷淋流量收集槽;
多喷嘴试验台;所述对喷嘴试验台包括第二带变频调速器的水泵、第二电磁阀、第二流量计、第二压力表、第二固定台、若干个第二喷嘴安装架、若干个第二喷嘴和第二喷淋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嘴安装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随所述第一升降台升降以完成不同高度喷雾性能试验。
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安装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台上以满足所述第二喷嘴不同间距的试验需要。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淋流量收集槽采用圆形或方形水桶间隔排列,放置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喷嘴有效喷幅变化以确保管嘴的喷淋液滴在水桶排列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嘴安装架和第二喷嘴安装架均包括转轴、垂直角转盘、垂直角固定板、扭转角固定盘、水管、扭转角转盘和喷淋管嘴,经配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喷嘴或第二喷嘴的安装角和扭转角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可用于喷淋冷却系统的喷嘴性能试验。
2、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可以对单喷嘴和多喷嘴在不同安装高度、喷淋流量、安装角度、扭转角和喷嘴间距下的喷淋效果进行测量。
3、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试验结果可作为乏池喷淋系统的设计依据。
4、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简单可靠,可以获得不同安装条件下的真实喷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反应堆运行期间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单喷嘴试验装置简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喷嘴试验装置简图。
图3为符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喷嘴安装架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核电站乏燃料池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试验装置包括:
单喷嘴试验台;所述单喷嘴试验台包括第一带变频调速器的水泵12、第一电磁阀(14、18)、第一流量计15、第一压力表19、第一升降台16、一个第一喷嘴安装架110、一个第一喷嘴111和第一喷淋流量收集槽17;
多喷嘴试验台;所述对喷嘴试验台包括第二带变频调速器的水泵22、第二电磁阀(24、26)、第二流量计25、第二压力表27、第二固定台28、若干个第二喷嘴安装架29、若干个第二喷嘴210和第二喷淋收集槽211。
优选地,单喷淋管嘴的试验在第一升降台进行,所述第一喷嘴安装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随所述第一升降台升降以完成不同高度喷雾性能试验。
优选地,多喷淋管嘴的试验在第二固定台架进行,所述第二喷嘴安装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台上以满足所述第二喷嘴不同间距的试验需要。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淋流量收集槽采用圆形或方形水桶间隔排列,放置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喷嘴有效喷幅变化以确保管嘴的喷淋液滴在水桶排列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7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