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0929.5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5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英;段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网袋 避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内避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中土地供应也日趋紧张,所以高层建筑也大量出现,其中写字楼、商住混合楼、居民小区或办公楼中基本都配备有电梯;电梯故障也时有发生,电梯故障主要有两种:一是电梯突然停止运行;二是电梯失去控制急速下坠;一旦遇到电梯故障该如何在轿厢中保护自己成为必修课:1、电梯门故障如何求救:目前的方法是如果电梯突然停下,首先不要惊慌,可尝试持续按开门按钮,并通过电梯内对讲机或手机拨打电梯维修单位的服务电话求助。也可通过大声呼救等方式向外界传递被困的信息,不要强行扒门或试图从轿顶天花板爬出。2、轿厢突坠时如何自保如果电梯突然下坠,可赶快将每一层的按键都按下,选择一个不靠门的角落, 膝盖弯曲,身体呈半蹲姿势,尽量保持平衡,有小孩时要把小孩抱在怀里。3、请文明安全乘坐电梯时,不要用手或身体强行阻止电梯门开合。不要在电梯内蹦跳,不要对电梯使用粗暴行为,如用脚踹轿厢四壁或用工具击打等。
上述方法可以较好的尽快脱离危险,但当电梯出现故障而坠落时,电梯里虽然有多重防坠措施,但所有方法失灵时电梯轿厢便急速下坠“国内时有报道电梯坠落伤人事故”,这时被困者处于失重状态而电梯轿厢落地后容易引起身体损伤,甚至出现全身多处骨折,这一现象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来减轻人体受伤,尤其是骨折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避险人员坐在减震杆上两收放杆放开后绳形成的软座上,两收放杆上部的绳可供手扶,由减震弹簧使坠落电梯轿厢内的人获取缓冲,有效减少了乘坐电梯人员的骨折发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包括上固定管、减震杆、下固定管、收放杆A、收放杆B、绳索和放线装置,上固定管的上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下固定管的下端固定在电梯轿厢的底面,在上固定管的管腔内设有减震弹簧,减震杆的上端顶在上固定管管腔内设置的减震弹簧的下端面,减震杆的下端顶在下固定管管孔内设置的减震弹簧的上端面,在减震杆上靠近上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线装置,在减震杆上靠近下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A和连接座B,连接座A和连接座B位于同一高度上,收放杆A和收放杆B的一端分别通过轴铰接在连接座A和连接座B上,在收放杆A和收放杆B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绳索的穿绳孔,多根绳索的中部分别穿在收放杆A和收放杆B相互对应的穿绳孔中,多根绳索的两端固定在减震杆上部的放线装置内的放线轮上;所述的放线装置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一侧的套管以及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用于缠绕绳索的放线轮,所述套管套在减震杆上并通过焊接固定;多根绳索的两端固定在放线轮内孔中设置的锁线器上,放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管,放线轮的两凸出管活动穿在壳体两侧的孔内,在放线轮下部的壳体上设有用于通过绳索的开口;所述的连接座A和连接座B上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槽,收放杆A的一端放入连接座A的U形槽后由轴穿过连接座A的轴孔A和收放杆A的轴孔B形成铰接连接;收放杆B的一端放入连接座B的U形槽后由另一轴穿过连接座B的轴孔和收放杆B的轴孔B形成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放线轮的凸出管内孔中设有方便收绳索时控制放线轮旋转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放杆A和收放杆B的一端分别设有半圆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震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缩颈的插杆,减震杆上下两端的插杆分别穿在上固定管管孔中的减震弹簧内和下固定管管孔中的减震弹簧内。
进一步地,在上固定管的上端还设有上焊接板,紧邻上焊接板下部的上固定管外缘面上设有螺杆A,上扣碗套在上固定管上,在上扣碗的上部面上设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中部孔中的内螺纹连接螺杆A。
进一步地,在下固定管的下端还设有下焊接板,紧邻下焊接板上部的下固定管外缘面上设有螺杆B,下扣碗套在下固定管上,在下扣碗的下部面上设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中部孔中的内螺纹连接螺杆B。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0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层建筑升降机支撑轴缓冲测力装置
- 下一篇:数据线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