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整弹簧初拉力的温差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2149.4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龙;赵兴德;张瑜;曹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06 | 分类号: | F16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33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弹簧 拉力 温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簧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精确控制初拉力弹簧的初 拉力的温差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如何精确控制初拉力弹簧的初拉力,在文献中没有具体方法。 但是,在飞机桨榖等关键部位,因为空间所限,必须使用初拉力弹簧, 并且用于实现机构的关键动作。初拉力是密圈螺旋拉伸弹簧在冷卷时形 成的内力,初拉力在卷绕时产生,卷绕时无法定量地控制初拉力大小, 只能在参考范围内粗略地增大或稍小。因此想要获得精确数值的初拉力 弹簧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控制初 拉力弹簧初拉力的温差调整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方法在初拉力弹簧制造中,通过调整回火温度, 从而达到精确控制初拉力弹簧的初拉力的目的。
一种精确控制初拉力弹簧的初拉力的温差调整方法,欲制作初拉力 弹簧的初拉力为P0,该初拉力弹簧的温差调整工艺如下:
第一步.弹簧进行缠绕,尽量加大初拉力;
第二步.缠绕后预制两端钩环,进行第1次热处理;温度T1≥表面 处理时加热的温度;
第三步.立定处理,检测初拉力P0:
P0=2P1-P2;
其中,P1是弹簧拉伸量为L时的实测力值;P2是是弹簧拉伸量为2L 时的实测力值;L的选择以使各圈产生间隙为准;
第四步.P0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4.1如果P0偏小,零件报废;
4.2如果P0合格,可以使用,进行后续加工即可;
4.3如果P0偏大,按五~七步方法调整;
第五步.进行第N+1次热处理(N≥1,N=1表示第1次调整),温度 T(N+1)>TN,【T(N+1)与P0偏大的多少有关】;
第六步.立定处理,检测初拉力P0:
P0=2P1-P2;
第七步.P0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7.1如果P0合格,可以使用,进行后续加工即可;
7.2如果P0偏大,重复五~七步方法调整,直至P0合格。
弹簧材料优选采用碳素钢,也可采用不锈钢或铜合金。可以采用辅 助芯成型法,提高弹簧初拉力。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为精确控制初拉力弹簧的初拉力提供了一 个全新的技术方法,方案实施非常简单,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初拉力弹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 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 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 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涉及初拉力弹簧的初拉力控制。初拉力是 密圈螺旋拉伸弹簧在冷卷时形成的内力,由于卷后的弹簧初拉力是不容 易控制的,但是采用回火处理对拉伸弹簧的初拉力是有消除影响的,回 火温度低、保温时间短,则保留的初拉力较大,反之回火温度高、保温 时间长,则保留的初拉力变小。由于低温回火能够减小弹簧初拉力,因 此根据弹簧的这一特性提供一种调整弹簧初拉力的温差调整方法。
由于初拉力只能变小,不能增加,因此首先根据要求的初拉力选择 适合的材料卷绕成具有比预定初拉力大的弹簧,再进行热处理,冷却后 检测初拉力,如果依旧大于要求的初拉力值则进行二次热处理,冷却后 再检测初拉力,直到初拉力降低到要求的精确范围内即完成初拉力弹簧 的生产过程。
本发明精确控制初拉力弹簧的初拉力的温差调整方法,欲制作初拉 力弹簧的初拉力为P0,该初拉力弹簧的温差调整工艺如下:
第一步.弹簧进行缠绕,尽量加大初拉力;
第二步.缠绕后预制两端钩环,进行第1次热处理;
第三步.立定处理,检测初拉力P0:
P0=2P1-P2;
其中,P1是弹簧拉伸量为L时的实测力值;P2是是弹簧拉伸量为2L 时的实测力值;L的选择以使各圈产生间隙为准;
第四步.P0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4.1如果P0偏小,零件报废;
4.2如果P0合格,可以使用,进行后续加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2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