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酒及其酿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3005.0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义;张铁;王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义 |
主分类号: | C12G3/12 | 分类号: | C12G3/12;C12G3/02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酒 及其 酿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酒酿造技术领域,是一种白酒及其酿制工艺。
背景技术
白酒俗称烧酒,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和麸曲酒三大类。目前已有清香、浓香、酱香、米香、兼香、豉香、药香、凤香、特型、馥郁香、芝麻香、老白干十二大香型白酒得到确认。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公告)号103013748A公开了一种白酒的酿制工艺,这种白酒的酿制工艺采用高梁、玉米和稻谷作为原料,经传统的酒曲发酵酿制白酒的,由于用料互补性不够,加之传统酒曲发酵,其不足之处是,从投料至出酒时间长,出酒量少,酒体绵柔性较差,口感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实质性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缩短酿制周期,比传统相同酒精度的出酒率增加20%白酒酿制工艺;并提供这种白酒酿制工艺直接酿制的多种原料互补、使酒体更绵柔,口味更协调,风格更独特的白酒。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酒酿制工艺,包括原料的预处理、蒸煮、发酵、蒸馏,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预处理
(a)主原料按重量份计,绿豆8-12份、去壳后的高梁米25-30份、稻米20-25份、玉米20-25份、小麦8-12份分别粉碎15-25目,将其均匀混合后待用;
(b)伴醅按重量份计,干酵母0.05份、糖化酶0.2-0.3份、100%浓度国光苹果汁0.08-0.12份;
(c)能够起到气浮作用,重量份的稻壳18-22份;
2)蒸煮
将1)中步骤(a)所述的主原料与步骤(c)所述的稻壳混匀,且加入重量份38-40份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后,置于蒸锅内,通入压力0.4-0.8Mp、温度100-120℃的蒸汽,气蒸20-25min,取出;
3)发酵
经过2)步骤蒸煮的料用打渣机将粘连料分开呈散状,将其置于发酵池内,均匀搅拌,在料温度21℃时放入1)中步骤(b)所述的伴醅,经24h温度达65℃,再经72h温度24℃时取出;
4)蒸馏
将3)步骤发酵的料再次置入蒸锅内,通入压力0.4-0.8Mp、温度100-120℃的蒸汽进行蒸馏,蒸馏产物经冷却为白酒。
所述1)中步骤(a)主原料按重量份计,绿豆10份、去壳后的高梁米30份、稻米25份、玉米25份、小麦10份。
所述1)中步骤(b)伴醅按重量份计,干酵母0.05份、糖化酶0.25份、100%浓度国光苹果汁0.1份。
用所述一种白酒的酿制工艺得到的白酒。
本发明的白酒酿制工艺的优点体现在:
1.由于采用绿豆、高梁米、稻米、玉米、小麦为原料进行科学配比,使多种原料的营养成分互补;
2.由于采用酵母、糖化酶、100%浓度国光苹果汁进行科学配比组成的伴醅替代传统的酒曲发酵,能够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出酒率,比传统相同酒精度的出酒率增加20%;
3.由于采用稻壳作为蒸煮步骤的气浮作用,利于物料均匀受热,提高蒸煮效果;
4.由于工艺参数科学合理,酿制的白酒酒体更绵柔,口味更协调,风格更独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白酒酿制工艺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的白酒酿制工艺的步骤:
1)原料的预处理
(a)主原料按重量份计,绿豆8份、去壳后的高梁米25份、稻米20份、玉米20份、小麦8份分别粉碎15-25目,将其均匀混合后待用;
(b)伴醅按重量份计,干酵母0.05份、糖化酶0.2份、100%浓度国光苹果汁0.08份;
(c)能够起到气浮作用,重量份的稻壳18份;
2)蒸煮
将1)中步骤(a)所述的主原料与步骤(c)所述的稻壳混匀,且加入重量份38份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后,置于蒸锅内,通入压力0.4Mp、温度100℃的蒸汽,气蒸25min,取出;
3)发酵
经过2)步骤蒸煮的料用打渣机将粘连料分开呈散状,将其置于发酵池内,均匀搅拌,在料温度21℃时放入1)中步骤(b)所述的伴醅,经24h温度达65℃,再经72h温度24℃时取出;
4)蒸馏
将3)步骤发酵的料再次置入蒸锅内,通入压力0.4Mp、温度100℃的蒸汽进行蒸馏,蒸馏产物经冷却为白酒。
实施例2的白酒酿制工艺的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
1)原料的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义,未经张万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3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中心按键的操纵元件
- 下一篇:用于支持与远程基站的上行链路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