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核壳型微球的方法以及应用于该方法的共轴微流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3805.2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9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隽;沈杰;王文浩;林正捷;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J13/04 | 分类号: | B01J13/04;B01J13/12;B01J13/14;B01J13/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核壳型微球 方法 以及 应用于 共轴微 流体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生物、药学、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药物载体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核壳型微球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共轴微流体装置。本发明的方案利用了油水的剪切作用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双重作用,制备了一种稳定的核壳型乳液,然后利用光交联的方式,将乳液中的核分离出来,形成均匀的核壳球体,可以应用在药物缓释方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药学、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药物载体领域,具体为一种共轴微流体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核壳型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给药方式和药物制剂,当药物被服用后,血液里的药物浓度迅速增加,并且很有可能会超过有效的血药浓度,对正常器官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由于大部分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都较短,经过一段时间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低于最小血药浓度,这样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忽高忽低,不够稳定,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因此,药物缓释的课题成为一个药剂研究开发的热点。
缓释特性是药物缓释载体最重要的性质。药物缓释载体的微观结构对缓释特性有决定性的影响。核壳结构的微球可以灵活地控制缓释速率,实现多种药物的复合搭载,因而有极大的优势。然而,如何获得结构均一,且核位于壳的中心的微球却是个难题。
中国专利文献CN 104224753A,发明名称为“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药物缓释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利用“内水相/油相、/外水相”预复乳液内加入增粘剂以提高内水相溶液的黏度,但是在该发明中,“内水相/油相、/外水相”并不稳定,增粘剂附着于药物内部,难以得到均一的核壳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制备核壳型微球的方法,能够制备出结构均一,且核位于壳中心的微球,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制备核壳型微球的方法,方法包括,制备外相、内相和连续相,将油溶性聚合物溶解于内相,水溶性聚合物溶解于外相,光交联剂溶解于外相,内相与外相同向以不同速度流动汇合,连续相分别与内相、外相反向汇合,并利用紫外光对汇合形成的乳液照射乳液中形成核壳型微球。
优选地,油溶性聚合物在内相的质量体积分数为0.1-10%w/v。
优选地,水溶性聚合物在外相的质量体积分数为1-10%w/v。
一种制备核壳型微球的共轴微流体装置,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所述第一管包覆于第二管、第三管的外侧,所述第一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的内径,所述第一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管的内径,所述第二管的输出端与伸入到所述第三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管的输出端外径小于所述第三管的输入端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的输出端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的输入端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的输出端的内径为0.2~1.2mm,所述第二管的输出端内径为1~5mm。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的输入端内径小于所述第三管的输出端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的输入端内径为0.3~2.0mm,所述第三管的输出端内径为2~10mm。
一种以上任一所述的共轴微流体装置核壳型微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制备油相、水相和连续相,将油溶性聚合物溶解于低沸点油性溶剂成为油相,将水溶性聚合物和光交联制剂和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制备成水相,表面活性剂溶解于高沸点油性溶剂为连续相;亲水性药物可溶解在水相中,亲油性药物可溶解在油相中。
步骤二,向所述第二管的输入端以稳定流速注入油相,所述第一管与第二管的输入端相同向的一端以稳定流速注入水相,向第一管的另一端以稳定流速注入连续相,调节流速,使得油相、水相、连续相同时在第三管的输入端汇合,形成核壳型乳液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未经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3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链全氟聚醚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除汞的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