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油冷型永磁调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5006.9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6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余竹艳;邵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沃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F16H37/02;F16C33/66;F16C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油冷型 永磁 调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调速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卧式油冷型永磁调速器。
背景技术
美国马格纳福斯公司提出的申请号为98802726.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磁偶合器,其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上的两个导体转子、两个安装在第二旋转轴上且各包括相应一组永磁铁的永磁转子、以及推拉机构,两个永磁转子位于两个导体转子之间,且每个永磁转子与所对的导体转子之间各保持有气隙,由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形成的两个气隙在推拉机构的作用下可同时增大或减小,从而相应地增大或减小输出转矩,最终使得在电机保持恒定转速的前提下,负载设备得到不同的转矩而产生不同的转速。但是,上述可调节磁偶合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这较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体转子上由磁感应产生的涡电流发热量巨大,当提高设备的额定功率后,依靠现有的鳍片状散热片来强制空冷散热的作用有限,极易使磁偶合器因高温而烧毁;
二、鳍片状散热片在磁偶合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问题非常严重;
三、位于永磁转子中的气隙调节单元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装配难度大;
四、用于形成推拉机构的调速内外套筒中的凸轮机构,由于凸轮滚子采用与沟槽面接触的滑动接触式滑块,故一旦失去润滑脂的润滑,极易使滑块在沟槽内卡死,从而导致无法调速;同时,其也无法准确控制调速机构的轴向位移,达不到所要求的气隙大小,调速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上述主要缺陷的存在,影响了整个永磁调速器的运转稳定性,既限制了采用永磁调速器在某些大功率要求场合的应用,也限制了永磁调速器的广泛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额定功率更大、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散热能力更强、噪声更低、气隙大小更容易控制的卧式油冷型永磁调速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油冷型永磁调速器,包括与第一轴相连接的外转子、与第二轴相连接的内转子以及与所述内转子相连接的调速机构,所述外转子上设有第一转子盘和第二转子盘,所述内转子上设有第三转子盘和第四转子盘,所述第一转子盘与所述第三转子盘相对并保持有气隙,所述第二转子盘与所述第四转子盘相对并保持有气隙;所述内转子还包括一中间盘,所述中间盘与第二轴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三转子盘和第四转子盘之间,第四转子盘可滑动地套接在第二轴上,第三转子盘、中间盘和第四转子盘之间穿设多根与所述第二轴平行的传扭销,第三转子盘、第四转子盘和中间盘之间还设有气隙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为水平设置;所述调速机构包括调速部轴承座和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调速部轴承座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上,所述调速部轴承座与所述第二轴之间设有座体部轴承;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处于所述调速部轴承座与所述外转子之间;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蜗杆件、以及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上的蜗轮件和水平传动件,所述蜗轮件与所述调速部轴承座面接触,所述蜗杆件设置于所述蜗轮件的外部,且所述蜗杆件与一个电动执行器相连接;所述蜗轮件与所述水平传动件活动连接,所述蜗轮件可驱动所述水平传动件沿着所述第二轴的轴向移动,且所述水平传动件与所述第三转子盘固定连接;所述卧式油冷型永磁调速器还包括机壳,所述外转子、所述内转子与调速机构均位于机壳的内部,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冷却油进口和油液出口;所述第一转子盘和所述第二转子盘的远离所述中间盘的侧面上设有罩体、多个盘体进油孔和多个盘体出油孔,多个所述盘体进油孔处于所述罩体的内侧,多个所述盘体出油孔处于所述罩体的外侧;所述第一转子盘和所述第二转子盘内具有空腔,所述盘体进油孔和所述盘体出油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冷却油进口上连接的冷却油管路对准所述罩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水平传动件包括:螺纹套和联接套,所述蜗轮件的内侧面上设有蜗轮内螺纹;所述螺纹套设有与所述蜗轮内螺纹相应的套部外螺纹,所述螺纹套与所述蜗轮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内端通过调速部轴承件与所述联接套活动连接,所述联接套通过紧固件与第三转子盘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隙调节装置包括一个齿轮和两根平行的齿条,两根齿条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并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中间盘上,其中一根齿条固定连接在第三转子盘上,另一根齿条固定连接在第四转子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还设有润滑油进口;所述调速部轴承座上设有与所述座体部轴承连通的第一轴承进油口,所述第一轴承进油口与所述润滑油进口通过润滑油管路连通;所述调速部轴承座上设置有调速部法兰,所述调速部法兰上设有法兰出油口,所述法兰出油口与所述座体部轴承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沃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沃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5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