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缓冲装置及含其的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5294.8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5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瓦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8 | 分类号: | F04B3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孙静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2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缓冲 装置 活塞 压缩机 气阀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缓冲装置及含其的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该双向缓冲装置包括套管、缓冲组件和执行元件,执行元件滑设于套管内,缓冲组件包括下限位元件、导向套、上限位元件、缓冲活塞和定位组件。下限位元件卡设于套管内;导向套的底部压设于下限位元件;上限位元件的底部压设于导向套;缓冲活塞沿导向套的长度方向滑设于导向套内,缓冲活塞上设有节流孔;定位组件用于当缓冲活塞的底部抵接于下限位元件时将缓冲活塞定位于下限位元件、当缓冲活塞的顶部抵接于上限位元件时将缓冲活塞定位于上限位元件。该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包括该双向缓冲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双向缓冲装置及含其的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优化恒定转速达到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通常采用传统的回流控制,即其中每个气缸的至少一个吸气阀在压缩机的压缩行程的规定行程范围内被保持打开,经由保持打开的吸气阀被推回的气体的压力或回流力在经历活塞一定行程后将相应的吸气阀关闭。为了精准地控制压缩机的排气量,理想的压缩机应该是吸气阀在规定的时间点需要打开时快速打开,需要关闭时快速关闭。为了使吸气阀快速打开,通常需对吸气阀的密封件施加较大的力,而在吸气阀过程的关闭过程中,作用在吸气阀密封件上的回流力更大,这就使得压缩机为实现排气量无级调节其吸气阀在快速开闭过程中,吸气阀的密封件承受较大冲击力,导致压缩机寿命降低。
奥地利Hoerbige公司推出的活塞式压缩机排量无级调节控制系统在控制吸气阀的开闭过程中引入了减少密封元件冲击的概念设计,即在阀打开过程中依靠安装在控制阀的执行机构的进口节流嘴节流和关闭过程靠回油通道内的缓冲活塞作用减少密封元件开闭对阀盖或阀座的冲击。这样在吸气阀的打开过程中虽然依靠节流减速对吸气阀的密封元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延缓了吸气阀的开启过程,及不能够使得密封元件在完全开启时获得与阀盖之间的冲击缓冲,使得压缩机输送量的控制精度下降,压缩机的寿命降低;在吸气阀的关闭过程中,虽然在执行机构中的缓冲活塞能够使吸气阀大部分关闭过程中快速关闭,且当密封件接近阀座时可降低运动速度,但由于缓冲活塞有内外两个密封面,由于密封面的泄漏因素使缓冲过程难于精准控制。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存在着使用寿命及控制精度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只具备部分单向缓冲功能、使用寿命低、控制精度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向缓冲装置及含其的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实现“快开缓冲”和“快关缓冲”的气阀密封元件的双向缓冲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双向缓冲装置,用于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控制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双向缓冲装置包括一套管、一缓冲组件和一执行元件,所述缓冲组件卡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执行元件滑设于所述套管内,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一下限位元件,卡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下限位元件上设有一下通孔,所述下限位元件的底部、所述套管的内壁和所述执行元件的顶部之间围成一液压腔;
一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底部压设于所述下限位元件;
一上限位元件,与所述下限位元件相对设置,所述上限位元件的底部压设于所述导向套的顶部,所述上限位元件上设有一上通孔,所述上限位元件的顶部通过所述上通孔用于连接于液压源,所述上限位元件与所述下限位元件、所述导向套之间围成一容置空间;
一缓冲活塞,沿所述导向套的长度方向滑设于所述导向套内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缓冲活塞上设有一节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瓦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瓦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5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