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地生态葬用钢架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07667.5 申请日: 2016-05-05
公开(公告)号: CN107345457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4
发明(设计)人: 黄苏军 申请(专利权)人: 黄苏军
主分类号: E04H13/00 分类号: E04H13/00;E04H12/08;E04D13/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315 上海市浦东新***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态 钢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现代节地生态葬领域,尤其涉及钢架塔。

背景技术

塔起源于佛教,是印度梵语的译音,本意是坟墓。最早作为一种殡葬形式,随佛教由古印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尽管塔在后来衍生出脱离佛教的观景塔,文昌塔等,但塔葬在中国历经数千年已成习俗。

早期的塔葬有尸体葬和骨灰葬两种,都建在室外,其建材多为砖块与石料,如嵩山少林寺入葬历代主持方丈的塔林,且主要是一塔一人制。

现代塔葬已发展为仅限存放逝者骨灰盒一塔多人制的立体安葬。主要有以下形式:一种是整体建筑似庙堂的安息堂,其室内置有多个塔,每个塔可提供多个塔位供逝者骨灰盒存放,同室内有更多壁葬。一种是整体建筑为塔形的安息堂,其室内主要有壁葬外,还有少量塔葬。

还有一种极为少见的室外现代塔葬,是属受生态葬限制的在地面设有硬化设施类殡葬,类似于室外壁葬,节地效果低于室外壁葬。上述三种塔葬,其实质为节地立体葬。

其主要问题在于:受制于公墓碎片化分布与单个塔位空间限制,难以适用现今推荐的家庭合葬,而且塔位价格趋高,尤其是室内塔葬,且都不属现代生态葬。

树葬分为古代树葬和现代树葬,古代树葬是将死尸放置于树上,任其风化,这是古代和现今极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殡葬方式,是古代人类树居生活的反映。

现代树葬是将逝者的骨灰埋于树下,或直接撒在树下,这是现代生态葬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我国政府以无偿提供植树土地的政策,极力推广现代树葬。现实是,面对日渐高涨的天价墓葬,民众感觉“死不起”,而又乏人问津现代树葬。

其主要问题在于:只栽树不立牌的现代树葬,显然缺失了传统墓葬作为标识符号所体现出的逝者留给生者寄托情感的意境。

树经数十年生长后,其单株占地面积会大于现今骨灰墓葬1平方米的限制标准。

受制于家庭伦理,如婆婆和岳父,或公公与媳妇等2人先行去世,都不便用现代树葬安排家庭合葬。

树若早期枯亡或其它原因需移葬,无论其家庭生者后续如何处理,势必留下心理阴影。

草坪葬是将套有骨灰盒的石椁埋入草坪地下,并在地面立碑,起源于西方,兴盛至今100多年。近年来在中国推行,利好政策频出,但还是不受待见,频遭冷遇。

其主要问题在于:受中国传统墓葬文化的影响,易被误解为“薄葬”。接受人群除部分了解西方文化,接受生态葬理念,具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外,就是因经济能力不足,只能节俭的少数人。即便如此,草坪葬单价在万元以上已呈常态。草坪葬占地亦近1平方米,并在地面设有硬化碑座设施,这不符合现今倡导的地面不设任何硬化设施的绿色生态葬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代塔葬,现代树葬和草坪葬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遵照现代树葬所体现出的绿色生态理念,依据与一个草坪葬相当的占地面积,按照塔的外观构造形态,用不锈钢管型材焊接塔钢架,制成可用于室外有限保留逝者骨灰立体安葬的小型现代节地生态葬用钢架塔。

无须修建地基地面硬化固定设施,在树林林间空地、草坪或其它适用的土地处,只要对地面稍加平整,铺上一块塔基垫块,用数根木桩就能把钢架塔按装固定投入使用。

钢架塔塔身高度受限于正常身高人手摸的高度,为了强化节地功效,尽可能降低塔身层高,增加层数和层面数,从而使得墓室呈小型化。钢架塔通常设有9-13层,每层设有8-12面,每一层的每一面设有一个塔层墓室空架格,可按放一个设有墓碑座基台的单双人墓室,或一个家庭合葬用的,设有逝者遗像牌的单人椁穴抽屉椁的多人墓室。墓室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单制或混合制成,可入葬逝者的部份骨灰,入葬和移葬都十分简洁便利。

钢架塔的塔顶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及光伏系统装置,可提供钢架塔本身的夜间亮化功能,还可为扫墓人提供哀乐音响和火焰光闪烁,体现文明祭祀效果。

钢架塔的塔刹、塔顶、风铃、屋檐、层栏杆、塔基按照中国宝塔传统造型和色彩,分别用陶瓷、彩钢琉璃,塑料或其它材料制作配置,使其具有景观化功效。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一种节地生态葬用钢架塔,传承了传统墓葬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祭祀标识,给后人寄托情感的作用意义,突显了现代生态葬的理念与功效,扩展了立体安葬的使用范围,极大地提高了节地功能,并使入葬和移葬十分简洁便利,大大的降低了殡葬费用,冲击了社会上现存殡葬攀比奢侈的不正之风,为现今推行节地生态葬提供了十分理想的通道和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苏军,未经黄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7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