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式激光共焦曲率半径测量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7760.6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6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谦;李志刚;王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9 | 代理人: | 毛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激光 曲率 半径 测量方法 装置 | ||
1.反射式激光共焦曲率半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点光源(1)、分光镜(2)、准直透镜(3)、环形光瞳(4)、物镜(5)、后表面顶点(6)、测量光束(7)、作为被测镜的被测凸面镜(8)或被测凹面镜(9)、反射镜(10)、共焦探测系统(11)、针孔(12)、光强探测器(13),其测量光路为:打开点光源(1),由点光源(1)出射光经分光镜(2)和准直透镜(3)形成准直光束,物镜(5)将准直光束会聚成测量光束(7)聚焦在被测镜附近;沿光轴移动被测镜,将测量光束(7)反射,反射回来的光束反向透过物镜(5)和准直透镜(3)被分光镜(2)反射进入共焦探测系统(11),共焦探测系统(11)将轴向光强信息经处理后得到共焦光强响应曲线,其峰值点位置精确对应物镜(5)焦点;继续移动被测镜,将测量光束(7)反射在物镜(5)后表面顶点(6)处,由后表面顶点(6)将测量光束(7)反射进入共焦探测系统(11),探测系统(11)将轴向光强信息经处理后得到共焦光强响应曲线,其峰值点位置精确对应物镜(5)后表面顶点(6)位置;将被测镜换成反射镜(10),测量光束(7)聚焦在将反射镜(10)表面,反射镜(10)将光束反射,反射回来的光束再反向透过物镜(5)和准直透镜(3)后被分光镜(2)反射进入共焦探测系统(11),共焦探测系统(11)将轴向光强信息经处理后得到共焦光强响应曲线,其峰值点位置精确对应物镜(5)焦点;移动反射镜(10),将测量光束聚焦反射在物镜后表面顶点(6)处,由物镜后表面顶点(6)将光束反射,反射回来的光束再透过物镜(5)和准直透镜(3)后被分光镜(2)反射进入共焦探测系统(11),共焦探测系统(11)将轴向光强信息经处理后得到共焦光强响应曲线,其峰值点位置再次精确对应物镜后表面顶点(6)位置;根据两次测量得到的物镜(5)焦点和后表面顶点(6)的两个位置差和几何光学成像理论,即可计算得到被测凹面镜(8)或被测凹面镜(9)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激光共焦曲率半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光源发生装置(14)、激光器(15)、光纤(16)、主控系统(17)、图像采集卡(18)、机电控制装置(19)、直线平移导轨(20)、调整架(21);其关系为:点光源发生装置(14)可以由激光器(15)发出的光束经光纤(16)输出形成;图像采集卡(18)用于将光强探测器(13)采集到的光强信息传输给主控系统(17)处理得到系统共焦光强响应曲线;调整架(21)位于直线平移导轨(20)上,用于调整被测凸面镜(8)或被测凹面镜(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77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