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榨油压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7764.4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妙娟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B30B15/30;B30B15/2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傅俊朝;杨乐兵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榨油 压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家用动态榨油压榨器,该种压榨机构可以用 于压榨花生、豆类、芝麻等各种大、小油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压榨机构由榨杆、榨膛构成,榨膛后端可装拆式 连接有出渣套;为了解决不同油料的出油效率问题及出渣问题,榨膛 可以根据油料种类需要选定不同出渣套,如压榨花生大颗粒的油料 时,用大排渣槽的出渣套,压榨芝麻小颗粒类的油料时,用小排渣槽 的出渣套,这样可以克服压榨小颗粒类油料,油料未经深度压榨就从 排渣槽出来的问题,而且又不影响压榨机构的压榨效率。这类结构的 缺陷是:这类结构的压榨机构操作麻烦,用户要根据不同油料更换连 接出渣套,而且在出渣套连接于榨膛时,由于是用户进行连接操作, 拧紧力的轻重各有不同,不可能使出渣套位于最佳的、与榨膛配合的 位置上,这样也一样影响压榨机构的出油效率。另外,强制为了高出 油效率,用小出渣套用于大颗粒物料,机器不能排渣,机器可能会不 工作或直接导致电机烧掉,可能会损坏机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态榨油压榨器,该种可 以适应各种不同大小的油料,能够避免烧电机的问题,能保持最佳的 压榨效率。
本发明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榨油压榨器,包括组件座、榨膛、榨杆,榨杆位于榨腔 内;榨膛包括输送料段、压榨段;输送料段设有入料孔,输送料段、 压榨段依次排列,输送料段、压榨段一体成型,输送料段、压榨段在 同一轴线上;压榨段的末端可装拆连接有尾套;榨杆的尾端设有台体 段,台体段的外径在轴向向外方向上逐渐变小,尾套的内壁与台体段 的外侧壁相匹配;
榨杆的头端设有环形突起,该突起安装于组件座的连接座的凹槽 内,使榨杆、连接座间能水平轴方向实现连动;
组件座在与连接座相应处设有燕尾槽,连接座上设有滑动块,滑 动块置于燕尾槽内,滑动块与燕尾槽形状相配;连接座沿着组件座可 以轴向活动;组件座上设有弹力器,弹力器的弹杆顶着连接座,使连 接座复位;
榨膛固定于组件座上;
入料孔上方设有入料筒,入料筒插入有部分控料板,控料板呈扇 形,扇形的圆心处设有转动销,转动销位于入料筒外面,控料板连接 有让控制料复位的拉簧,控料板与连动条一端铰接,连动条与连接座 连接;连动条带动控料板绕转动销转动;
在正常情况下,榨杆在原始位置时,控料板由拉簧复位而位于原 始位置,当榨膛内受到难榨物料的高压力时,榨杆向组件座的头端活 动,使台体段的外侧壁与尾套的内壁之间具有更大的空隙,当随着榨 杆一起活动的连接座驱动连动条的另一端而使连动条带动控料板运 动,进而减少物料进入榨膛,以减小榨膛内的压力;处理完难榨物料 后,榨杆在弹力器作用下回复原始位置,同时退出对连动条的驱动, 使控料板返回原始位置。
本发明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组件座上设有滑动槽,榨膛设有滑动件,滑动件置于滑动槽内实 现定位,所述滑动槽的截面为燕尾槽,滑动件的截面为燕尾槽。
滑动件分为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 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连动条的中部为弯形,该中部跨过入料筒。
所述连接座由分别独立的上部、下部连接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用榨杆活动及调节控料板来实现动态平衡适应不同工 作情况,榨杆在活动的过程中并自动调节了控料板,使榨膛容易排渣 及减少入料而减少榨膛内的压力,克服了榨油过程中出现的出油效率 不高,强硬为了出油效率可能导致压榨机构不能工作的问题,或者甚 至坏了电机的问题。
2、本发明使机构具有高出油效率,并且压榨效率高,机器工作 稳定,正常,不会损坏电机。本机构使尾套与台体段的外侧壁的间隙 可以调节更细小,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大小的油料。
3、本发明组件座与榨杆之间的连接配合简单。连接座、滑动块 与燕尾槽都处于外壁,部件容易加工,装配。
4、本发明结构简单,所需要的部件更少,部件少有利于精确控 制,装配方便容易,可以节约成本。
5、本发明兼容性强,可以作为组件应用于家用榨油机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妙娟,未经陈妙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7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入料垫脚机构
- 下一篇:一种挤压榨油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