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9805.3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牟廷敏;范碧琨;王潇碧;郑旭峰;王戈;易志宏;康玲;周孝军;罗云杰;孙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肋耐候钢 混凝土 组合 桥面 | ||
1.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组合桥面板包括至少一个组合桥面板单元,组合桥面板单元包括底钢板和浇筑于其上的现浇混凝土板(12),以及使底钢板、现浇混凝土板(12)连接为一体的剪力键,其特征是:所述底钢板为其板面沿长度方向间隔上凹形成波峰部的凹肋形底钢板(11),在底钢板宽度方向两端焊接连接封头带孔钢板(16);所述剪力键包括凹肋形底钢板(11)上凹的波峰部,以及焊接固定在凹肋形底钢板(11)板面上的钢筋剪力键;所述现浇混凝土板(12)由浇筑于凹肋形底钢板(11)板面上混凝土形成,且将钢筋剪力键埋设于其内;所述钢筋剪力键包括纵向钢筋(13)、横向钢筋(14)和V形钢筋(15);所述V形钢筋(15)的形状与凹肋形底钢板(11)的波峰部相适应,其下端与波峰部的底面焊接连接;横向钢筋(14)、V形钢筋(15)分层间隔设置,各纵向钢筋(13)、横向钢筋(14)和V形钢筋(15)的交汇点焊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凹肋形底钢板(11)采用耐候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所述现浇混凝土板(12)采用混杂纤维混凝土,其中掺入聚丙烯腈纤维0.6~1.0kg/m3,掺入钢纤维35~55kg/m3。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所述组合桥面板由至少两个组合桥面板单元连接而成,连接部对应于桥梁主梁(A),相邻两组合桥面板单元的凹肋形底钢板(11)分别与桥梁主梁(A)的横向一端搭接焊接,连接部在桥梁主梁(A)以上连接配筋;各所述组合桥面板单元的横向钢筋(14)共用,横向钢筋(14)穿过各相邻封头带孔钢板(16)板面上的通孔;各所述组合桥面板单元的现浇混凝土板(12)与连接部的混凝土一体浇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配筋包括其开口端与桥梁主梁(A)焊接连接的开口环形钢筋(20),以及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开口环形钢筋(20)焊接连接的加密纵筋(2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还设置有斜向抗裂钢筋(21),斜向抗裂钢筋(21)的两端分别延伸入连接部两侧的组合桥面板单元内,且与其凹肋形底钢板(11)的波峰部的底面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剪力键还包括相邻两组合桥面板单元连接端的封头带孔钢板(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98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防护的挂篮
- 下一篇: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壳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