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流产生装置及油烟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1245.5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6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光;方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08 | 分类号: | F04D17/08;F04D29/28;F04D29/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产生 装置 油烟 净化 | ||
1.一种气流产生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叶轮,所述壳体包括围板以及封盖所述围板相对两端的第一导流侧板与第二导流侧板,所述第一导流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围板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叶轮包括轮盘、转轴部以及多个叶片,所述轮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侧板上,所述转轴部设置于所述轮盘上,所述多个叶片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轮盘上并环绕所述转轴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叶片的径向内端合围形成的圆的直径与所述多个叶片的径向外端合围形成的圆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75~0.8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的出风角的角度范围为30°~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的进风角的角度范围为30°~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风口围板、蜗舌、集气围板以及第二出风口围板,所述第一出风口围板、所述第二出风口围板、所述第一导流侧板、以及所述第二导流侧板合围形成出风口,所述蜗舌距离所述多个叶片的径向外端合围形成的圆的最小距离与所述多个叶片的径向外端合围形成的圆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03~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与所述蜗舌距离所述第二出风口围板的最小距离的比值范围为1.3~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最小直径与所述多个叶片的径向内端围成的圆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1.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多个叶片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到所述第二导流侧板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导流侧板的内壁到所述第二导流侧板内壁之间的距离的比值范围为1.0~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侧板上凸伸形成有进风部,所述进风部上开设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部的顶端的内壁与所述叶片的上表面的径向外端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1mm~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底端与所述叶片上表面的径向内端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1mm~5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沿所述轮盘的径向弯曲并沿所述轮盘的轴向延伸,所述多个叶片的径向外端相对相应的叶片的叶片的径向内端沿所述轮盘的周向顺时针弯曲。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的上表面沿所述轮盘的轴向弯曲。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为凸伸设置于所述轮盘上的圆柱。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叶片的进风角相等及/或所述多个叶片的出风角相等。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截头倒锥形,所述进风口顶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底端的横截面面积。
15.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4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12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流式通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