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晶体硅棒进行切割的方法及其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5596.3 | 申请日: | 2016-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5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轩;王晨光;邵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B28D7/02;B28D7/04;B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切割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对晶体硅棒进行切割的方法,该方法是使用晶体硅棒的切割装置进行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机架、床身、硅棒传送机构、硅棒切割机构、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数控操作系统和自动探测定位系统,所述自动探测定位系统包括三对对射传感器(16),它们沿切割装置的横向排列成直线,分别对每根硅棒(4)表面上定位贴片所标示的切割线进行探测定位,并根据所探测到的切割线位置由数控操作系统对硅棒(4)的移动进行控制,同时完成对三根晶体硅棒的切割,所述的硅棒切割机构为金刚石线切割系统,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开方后的硅棒(4)进行检测,以确定硅棒(4)的可使用范围,将突起的定位贴片固定在硅棒(4)的表面,标识出前后端的切割位置;
利用导轨丝杠传动机构(2)对三根硅棒(4)分别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依靠三对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对射传感器(16)分别对三根硅棒(4)上突起的定位贴片进行探测定位,探测并储存每根硅棒(4)前端的第一定位贴片和后端的第二定位贴片所标示的切割线位置,并由数控操作系统根据该切割线位置移动各根硅棒(4),待三根硅棒(4)的相应切割线抵达同一直线后,再对其同时进行切割;
硅棒(4)的首尾切割完成后,用机械手将两端切割下的硅棒(4)放至废料输送装置皮带上移出切割装置,将中间部分成品硅棒放至成品小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硅棒(4)在移动探测过程中,首先通过对射传感器(16)分别探测每根硅棒前端的第一定位贴片所标示的第一切割线,探测到第一切割线后,通过数控操作系统使硅棒(4)继续前行距离D,该距离D为对射传感器(16)与金刚石线切割工位间的水平间距,待第一切割线抵达切割位置后,硅棒便停止运动,最终使三根硅棒的第一切割线在同一直线上对齐;
利用金刚石线对三根硅棒(4)同时进行第一次切割;
第一次切割完成之后,继续移动硅棒(4),使其后端的第二定位贴片通过对射传感器(16),继续探测每根硅棒后端的第二定位贴片所标示的第二切割线,探测到第二切割线后,通过数控操作系统使硅棒(4)继续前行距离D,该距离D为对射传感器(16)与金刚石线切割工位间的水平间距,待第二切割线抵达切割位置后,硅棒便停止运动,最终使三根硅棒的第二切割线在同一直线上对齐;
利用金刚石线对三根硅棒同时进行第二次切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射传感器(16)的下方还增设三对对射传感器,位于下方的三对对射传感器分别对放置于导轨丝杠传动机构(2)上的三根硅棒(4)的起始端面和结束端面进行探测定位,由数控操作系统计算每根硅棒的总长度,并确定表面突起的定位贴片在每根硅棒长度方向的实际位置,当位置超出允许切割范围时,实现自动报警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刚石线切割系统包括切割升降机构(7)、切割线张紧机构(8)、排线纠偏机构(9)、收放线机构(10)、配电箱(11)、提拉丝杠机构(12)、配重机构(13)以及冷却水管(17),金刚石线在切割装置中循环往复运动,在冷却水的作用下对硅棒(4)进行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55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控安防报警电路
- 下一篇:线锯以及防止锯线脱槽的运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