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晕放电聚焦催化降解喷漆有机废气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5870.7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济吾;周武;张菊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徐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通道 电热管 放电 电晕放电线 催化降解 有机废气 喷漆 降解 热电 催化剂 聚焦 长度方向延伸 高压高频电源 离子等离子体 二次污染物 电晕放电 废气出口 废气进口 高能电子 高温热力 高效节能 高压电晕 螺旋延伸 热管表面 普适性 低电 加载 外周 应用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晕放电聚焦催化降解喷漆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净化通道,所述净化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还包括:电热管,安装在净化通道内且沿净化通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电热管的表面负载有催化剂;螺旋电晕放电线,安装在净化通道内,围绕在电热管外周且沿电热管长度方向螺旋延伸;高压高频电源,加载在螺旋电晕放电线上使其电晕放电在净化通道内产生高能电子与离子等离子体;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充分结合高压电晕放电降解VOCs的普适性以及催化剂和高温热力降解VOCs的效率高等优点,实现在较低电热管表面温度下降解VOCs,达到高效节能、避免二次污染物产生的目的,投资与处理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电晕放电聚焦催化降解喷漆有机废气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涂装行业的喷漆有机废气主要包括脂肪族和芳香族的各种烷烃、烯烃、含氧烃和卤代烃等,如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和乙酸乙酯等。这些VOCs一般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部分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大影响。此外,VOCs作为大气关键污染物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易造成臭氧污染和细粒子污染,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2010年5月发布的《环境保护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开展VOCs污染防治。故VOCs的减排与治理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VOCs排放来源非常广泛,其中,工业源排放的VOCs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据行业内的推算,2011年全国总的工业VOCs排放量应该在2000万t以上,达到甚至超过了全国NOx的排放水平,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作为工业源之一的涂装行业,其产生的喷漆废气VOCs不容忽视。喷漆废气的主要VOCs组分为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芳香烃类物质,三者之和占总VOCs的质量分数为79%~99%。
针对VOCs的性质以及浓度分布的不同,目前广泛应用于VOCs治理的措施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改进工艺技术、更换设备、防止泄漏乃至杜绝VOCs排放为主的预防性措施;另一类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性技术。
其中末端处理技术又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物理方法回收VOCs,即回收法;另一种是通过生化方法将VOCs氧化分解为无毒或是低毒产物的破坏性方法,即消除法。
回收法主要有吸附法、冷凝法、吸收法及膜分离法。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具有吸附能力吸附质诸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有机污染物而达到污染控制的目的。该方法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净化效率高,操作方便,且能实现自动控制;不足之处是由于吸附容量受限,不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气体,当废气中有胶粒物质或其它杂质时,吸附剂易失效,同时吸附剂需要再生。
冷凝法的原理是利用气态污染物不同的蒸气压,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使目标污染物过饱和而发生凝结作用,从而实现净化和回收。该法需要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温度才能保证较高的回收效率,因此,运行费用高,适用于高沸点和高浓度VOCs的回收。
吸收法是以液体溶剂作为吸收剂,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被液体吸收,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吸收法治理气态污染物技术成熟,设计及操作经验丰富,适用性强,而且能将污染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不足在于吸收剂后处理投资大,对有机成分选择性大,易出现二次污染。膜分离法的原理是利用VOCs废气各组分在压力推动下通过选择性膜的不同速率,使目标污染物得到分离。
膜分离法的优点是对不同挥发性有机物的普适性好,几乎适用于各种VOCs,故吸附法、冷凝法等难处理的低沸点VOCs都可用膜分离法处理,并且回收效率高(可达90%)无二次污染等;缺点是对设备的要求高,一些分离膜等材料非常昂贵,成本较高。消除法主要包含燃烧法、生物法、光催化法、低温等离子体法。燃烧法是利用VOCs容易燃烧这一性质,VOCs经过充分燃烧后,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污染物消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5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