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16595.0 申请日: 2016-05-13
公开(公告)号: CN105789719B 公开(公告)日: 2020-07-31
发明(设计)人: 王世强;李竞克;方兰兰;张卫林;熊金峰;李江;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M10/42 分类号: H01M10/42;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35;B60L58/12;B60L58/2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温度 管理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方法,包含电池温度推演方法、电池温度调整到最佳工作区域方法、防止电池温度过高管理方法、防止电池温度过低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情况确定电池工作模式,根据动力电池温度变化趋势,计算电池在采用散热加热措施与否后的电池温度变化趋势,选择电池散热加热策略,使电池温度保持在最佳工作区域内,或接近最佳工作区域。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方法,具有如下特点:最大限度的将电池温度保持在最佳工作范围内;将电池使用策略、散热加热策略系统结合,保证电池的工作稳定性;除用户无法充电的特殊情况,能够避免温度过低导致车辆无法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作为储能系统的,目前采用的电池的主流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比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倍率性能和可用容量都大大下降,同时启动困难。而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的寿命会急剧的下降,温度超过60度后,可能引起锂离子电池中SEI膜的损坏,造成电池不可逆的损伤。温度更高时电池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会发生分解反应而引起热失控,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即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若电池模组的特定部分发热,可能会导致整体电池模组发热,这就必须要求对电池的温度进行良好的管理。现有的电池管理技术,会对电池的温度设置两到三个控制数值,温度达到某个设定的限定高温时,电池管理系统限制电池的输出功率。温度再高到某个特定温度后,电池管理系统会禁止电池的充放电使用。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会给电动汽车的行驶造成影响温度会发生变化。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温度会在车辆不使用的情况下降到环境温度,此时锂离子电池无法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池温度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车辆用电策略以满足车辆行驶要求,避免或减少因为电池温度影响而导致车辆使用条件受限。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方法,包含

①电池温度推演方法:管理系统根据电池温度、环境温度、电池工作模式和散热加热策略来推算电池温度变化的趋势;

②电池温度调整到最佳工作区域方法:管理系统根据推算的电池温度变化趋势调节电池使用策略、散热加热策略,在对行驶速度和加减速影响尽量小的前提下,迫使电池温度的变化趋势趋向电池的最佳工作范围;

③防止电池温度过高管理方法:按照电池温度推算方法推算出电池在工作模式和环境温度下,开启最大的散热能力时电池温度依然可能过高,这时候调整电池使用策略,在避免电池温度过高的同时,对车辆的行驶平均速度和加减速性能的影响尽可能小;

④防止电池温度过低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根据推算的电池温度变化提示充电时机,在电池温度趋近可充电温度的下限时,开启加热措施,使电池温度保持在可充电范围内,在电池本身无电可用以保持电池温度在可充电范围内时,提醒用户优先充电。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电池温度推演方法:管理系统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电流情况确定电池工作模式。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电池温度调整到最佳工作区域方法:根据动力电池温度变化趋势,计算电池在采用散热加热措施与否后的电池温度变化趋势,选择电池散热加热策略,使电池温度保持在最佳工作区域内,或接近最佳工作区域。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防止电池温度过高管理方法:如果电池温度超过最佳工作温度区域上限,且开启最大散热能力后,推算的电池温度仍将上升,则调整电池使用策略,使电池温度回落到最佳使用温度范围内;如果在电池使用策略允许调整范围内,电池温度仍将升高,并超过保护温度。则推算改变电池工况后的电池温度变化趋势,选择使电池温度不超过保护温度的策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6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