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交叉感染式CT扫描防辐射床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8832.7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4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汉忠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10;A61B6/03;A61L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感染 ct 扫描 防辐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交叉感染式CT扫描防辐射床。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而在扫描过程中发出的射线会在扫描空间内反复地发射、折射,产生大量的不定向射线,被检查这身体不可避免地被反复照射,这些射线被人体组织吸收后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人体的性腺、甲状腺、肺、乳腺等最容易受到损害。
目前出现的带有防护结构的CT扫描床,其在床板两侧并排设置滑槽,两侧的滑槽上滑动设置有多个环形铅板,根据待扫描部位调整环形铅板在滑槽的位置,以避免其他部位受光照射。但采用该结构时被测者扫描范围比较大,也很难精确调节到最小防护范围,操作也不太方便,此外,CT扫描床还不具有还容易使患者交叉感染,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防交叉感染式CT扫描防辐射床。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交叉感染式CT扫描防辐射床,包括支撑板,其中,其还包括:
铅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包括两个具有较长边的第一铅板,两个较短边的第二铅板,所述四个铅板围成一矩形框架;所述第一铅板的内侧壁设置有滑槽;
防护板,包括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上的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分别具有可伸缩的内壳,两侧的内壳在相对的一侧可对接固定;
防护布,所述防护布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连成一体;还包括一紫外杀菌装置,所述紫外杀菌装置固定在一五轴机械手的末端,所述五轴机械手的另一末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五轴机械手上还设有用以判定是否有患者存在的CCD机器视觉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布具有弹性,所述防护布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铅板的侧壁、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的侧壁上,并且所述防护布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滑轮,所述多个滑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中任一一个皆包括:中空的外壳,套设在所述外壳内的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侧壁之间的微型电机推杆,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用于控制所述微型电机推杆伸缩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无线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表层分别设置有铅层。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为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铅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底面,所述内壳的顶面设置有一感应屏,所述感应屏用于感应操作者在感应屏上画出的待扫描框,所述感应屏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按所述感应屏上的待扫描框控制所述内壳滑动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有与所述多个防护板的控制模块一一对应的多个操控杆,用于分别控制调节所述内壳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防护板对接状况的至少一个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防护板已对接固定的第一指示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防护板的内壳已滑动至预设值的第二指示灯。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铅板上设置有具有伸缩功能的防护板,在防护板的两侧设置有可在铅板滑槽上滑动的防护布,防护板和防护布形成一屏蔽层,医护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扫描的区域调节防护板的位置,使其形成一较小的矩形区域,对患者的辐射伤害降低,而且其便于操作,能节省操作时间。其在铅板两侧对称设置两外壳,外壳内对称设置顶部具有感应屏的内壳,医护操作人员可以在感应屏上画出与待扫描部位对应的待扫描框,其智能化程度高,易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医护操作人员。本发明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操作使用方便,设计新颖,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交叉感染式CT扫描防辐射床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交叉感染式CT扫描防辐射床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交叉感染式CT扫描防辐射床的防护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支撑板10;
铅板20;
第一铅板210;第二铅板220;
防护板30;
第一防护板301;第二防护板3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汉忠,未经李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8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带鱼与观赏鱼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养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