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原位分离纯化的菌株降解蓝藻毒素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20144.4 申请日: 2016-05-13
公开(公告)号: CN105779361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发明(设计)人: 李国;张六六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金农惠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3/34;C12R1/01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300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通过 原位 分离 纯化 菌株 降解 蓝藻 毒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环境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使用原位分离纯化的细菌对蓝藻毒素进 行降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富营养化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环境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 污染加之农业化肥大量使用,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渐突出。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时,浮游 生物大量繁殖,水面会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在近海中藻层成红 色,被称为“赤潮”,而在江河湖泊中,蓝藻绿藻等占优势,被称为“水华”,当浮游生物死亡 时,有机质的腐败会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导致某些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甚至大量 死亡。蓝藻水华暴发期间,三分之二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超过安全限量;食用污染水体 中的水产品,摄入的微囊藻毒素可轻易达到甚至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容许摄 入量。近年来,藻毒素致毒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在中国,越来越高的肝癌发病率主要是由 受蓝藻污染的饮用水源引起。目前被鉴定的毒素种类己经超过70种,其中最常见的、毒性最 强的是微囊藻毒素-LR(MC-LR)。MC-LR是一种环状七肽,分子量较小,化学性质稳定,耐酸 耐碱,一般加热煮沸都不能将其有效去除,属于难降解的生物有机毒素,在自然水体环境中 可保留很长时间。

通常MCs的去除方法主要可以分为3类: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生物降解 作用是藻毒素在自然水体中转化的主要途径,就其成本和对环境影响程度而言,生物降解 技术较其他藻毒素去除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微生物降解是生物降解的主要途径,同时微 生物降解具有较强的专一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并不适用于降解藻毒素,因此原位分离纯 化菌株对藻毒素进行降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原位分离纯化的菌株降解蓝藻毒素的方法,方法 简单,特异性强,藻毒素降解效果显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原位分离纯化的菌株降解蓝藻毒素的方法,以云南昆明滇池底泥作为藻毒素 降解菌分离源,分离获得对藻毒素具有高效降解效果的菌株,将云南滇池中取得的泥样接 种于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在自然光照、37℃、120rpm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两次,然后 平板划线,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挑取单菌落,进行多次平板分离纯化,在纯化过程中逐步提 高分离培养基中MCs的浓度进行梯度驯化;经过多次纯化后得到纯菌株,于4℃冰箱中保存; 将分离得到的纯菌株接种于基础培养基中,于37℃、120rpm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定时取样 测定水中MCs的浓度,初步确认分离所得的微生物降解MCs能力的强弱,并选择其中的优势 菌株做进一步纯化,获得高效降解MC-LR的菌株,属于气单孢菌属,命名为Aeromonassp. DC-132。

所述的平板为染毒涂平板,染毒涂平板以及藻毒素降解率测试所用蓝藻毒素为 MC-LR、购自Sigma公司、CAS号101043-37-2、分子量995.17。

所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采用LB液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基,其中LB液体培养 基:细菌培养用胰化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0.2ml的5mol/LNaOH调节pH至 7.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在0.1MPa下蒸汽灭菌30min,备用;LB固体培养基:在每 100mlLB液体培养基加入琼脂1.3g-1.5g,在0.1MPa下蒸汽灭菌30min,冷却至约45℃-50 ℃,倒平板,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Aeromonassp.DC-132对MC-LR的降解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蓝藻毒素降解细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采用LB液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基,其中LB液体培养基:细 菌培养用胰化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0.2ml的5mol/LNaOH调节pH至7.0,用 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在0.1MPa下蒸汽灭菌30min,备用。

LB固体培养基:在每100mlLB液体培养基加入琼脂1.3g-1.5g,在0.1MPa下蒸汽灭 菌30min,冷却至约45℃-50℃,倒平板,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农惠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农惠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01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