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2864.4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1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曾彬;凌波;丁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物 料理 机制 方法 | ||
1.一种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应用于食物料理机,所述食物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包括外桶和套在所述外桶内的内桶,内桶底部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料理机设有防溢检测电极及水位检测电极,所述制浆方法包括:
a. 对所述杯体组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的液体通过所述开口进入内桶内使所述内桶内的液位抬升;
b. 当所述内桶内的液体或所述液体所形成的气泡升至第一高度时,停止加热或者降低加热功率,以使所述内桶内的液位回落;
c. 当所述内桶内的液位回落至第二高度后,对所述杯体组件内的液体进行再次加热或者增加功率加热,以使内桶内的液位自低于所述第二高度的位置继续抬升,其中所述第二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高度;
d. 在所述内桶内的液位再次抬升至第二高度后,启动所述食物料理机的粉碎部件进行搅打;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防溢检测电极的感测端,所述第二高度为所述水位检测电极的感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a1.以第一加热功率对杯体组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内桶内的液位抬升;
a2. 当所述内桶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二高度时,以低于所述第一加热功率的第二加热功率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当所述液位回落至所述第二高度后,以第三加热功率加热,其中所述第三加热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进一步包括:所述粉碎部件以搅打一段时间后暂停另一段时间的方式累计搅打第一时间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粉碎部件搅打的过程中,如果所述液体或气泡达到所述第一高度,则停止加热或者降低加热功率,且如果所述液位回落至所述第二高度,则进行再加热或增加功率加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
e. 当所述粉碎部件搅打第一时间段之后,停止加热,同时驱动所述粉碎部件继续搅打,直到所述液位回落至所述第二高度或者搅打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段;
f. 以第四加热功率对杯体组件内的液体进行熬煮,从而完成制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a1. 以第一加热功率将杯体组件内的液体加热至第一温度;
a2. 以第二加热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至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以及
a3. 以低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的第三加热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至高于所述第二温度的第三温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a1. 以第一加热功率将杯体组件内的液体加热第一时段;
a2. 在经过所述第一时段后,以第二加热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第二时段;以及
a3. 在经过所述第二时段后,以低于所述第二加热功率的第三加热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第三时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当内桶内的液位上升至所述水位检测电极之后,启动所述食物料理机的粉碎部件进行搅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若超过一定时间,所述水位检测电极未检测到液体,则由所述防溢检测电极进行检测,并启动所述食物料理机的粉碎部件进行搅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当内桶内的液位上升至上述防溢检测电极之后,启动所述食物料理机的粉碎部件进行搅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料理机的所述内桶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第二高度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28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