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水轻质植草砖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9426.0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7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军;孙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世正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蔡碧慧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水轻质植草砖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绿化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保水轻质植草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每年的城市建设占用了大量绿化用地,增加了城市温度。为了顺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的发展要求,保护城市环境生态和水生态迫在眉睫。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增加大量的绿化面积降低城市热导效应,但是目前城市建设是大量的楼宇占据,很难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城市楼宇顶部隔热需要和绿化需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水轻质植草砖及其制作方法,在实现废弃粘土砖再生利用的同时,获得具有良好透水性和保水性、抗压强度好的保水轻质植草砖,从而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和环境保护并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保水轻质植草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
作为优选:所述保水轻质植草砖的保水量为水分含量占砖体总质量的15-30%。能够减少浇水和绿化草皮养护次数。
作为优选:所述轻质陶粒颗粒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组成:20%的第一陶粒颗粒,50%的第二陶粒颗粒,30%的第三陶粒颗粒;其中,第一陶粒颗粒的粒径为R1,0.5≤R1<5mm;第二颗粒的粒径为R2,5≤R2<10mm;第三陶粒颗粒的粒径为R3,10≤R3<20mm。
作为优选:由废弃粘土砖制作而成的粘土颗粒按照如下步骤制成:将废弃粘土砖加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然后依次经过振动筛过筛,得到按质量百分比计的20%的第一粘土颗粒,50%的第二粘土颗粒,30%的第三粘土颗粒;其中,振动筛为四层分级筛,其中,顶层筛上的集料粒径≥20mm;第二层筛上的集料的粒径为L4,10≤L4<20mm,记为第三粘土颗粒;第三层筛上的集料的粒径为L3,5≤L3<10mm,记为第二粘土颗粒;第四层筛上的集料的粒径为L2,0.5≤L2<5mm,记为第一粘土颗粒;振动筛的底部用于承接粒径<0.5mm的集料。
作为优选:所述轻质陶粒颗粒的粒径为R,2≤R≤10mm,由废弃粘土砖制作而成的粘土颗粒的粒径为L,2≤L≤10mm;这样设计,能够使得制备的植草砖能有更多的空隙透水,无论在涝季还是在冰冻初期不积水积冰而伤到草根;同时粘土砖和陶粒的保水功能在20%左右,能有效保持一些水分用于草皮的抗旱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水轻质植草砖,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
一种保水轻质植草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混料:按照配方配比将由废弃的粘土砖制作而成的粘土颗粒,轻质陶粒颗粒,玻璃纤维或植物纤维,以及水泥加入混料机中,通过混料机制成半干料;
2)半干料振动成型:将步骤1)得到的半干料加入振动成型机进行振动成型,得到保水轻质植草砖。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轻质陶粒颗粒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组成:20%的第一陶粒颗粒,50%的第二陶粒颗粒,30%的第三陶粒颗粒;其中,第一陶粒颗粒的粒径为R1,0.5≤R1<5mm;第二颗粒的粒径为R2,5≤R2<10mm;第三陶粒颗粒的粒径为R3,10≤R3<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世正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世正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9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