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填料模块化湿地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0009.8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石;王素玉;黄龙翔;杨曦;黎德俊;严华夏;夏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3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料 模块化 湿地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有控制的 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 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 的一种技术。
延长污水在湿地内停留时间能有效增强湿地处理能力。理论上,水力停留时 间与湿地容积和填料孔隙率成正相关,增加填料孔隙率能延长水力停留时间。 但是实际应用上,传统湿地经常由于布水不均,导致短路流和死水区的发生, 降低了湿地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因此均匀补水与否关系到湿地是否能够稳定 高效运行。传统人工湿地存在布水不均,湿地填料密度大,孔隙度低,填料铺 设慢,施工周期长,可修复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孔隙率高、密度小、轻量化、方便施工和更换 的填料模块化湿地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填料模块化湿地处理系统,其由若干个 处理单元组成,其中每个处理单元包括方形无盖外框、位于外框内腔中部的网 箱式内框、填料层、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内框与填料层等高,填料层包括填 充在内框内腔中的软质填料和填充在外框和内框之间的硬质填料,进水口和出 水口分别设置上下相对的外框两侧壁上。
处理单元中采用方形外框内设填料层的方式,且填料层由外侧的硬质填料 和内侧的软质填料组成,软质填料的孔隙率大,密度低,总体重量小,方便整 体更换,便于模块化设置,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外框相对的上下两侧壁 上,这样进水到出水会通过整个填料层,延长了水力停留时间,增加了系统的 处理能力,且通过多个处理单元进水和出水的搭配使用,方便制成各种尺寸和 水流方式的处理系统。
所述进水口连接多孔布水管的一端,多孔布水管的另一端密封,所述出水 口连接多孔集水管的一端,多孔集水管的另一端密封,布水管位于所述填料层 下或填料层上,相对应的集水管位于填料层上或填料层下。通过在处理单元内 设置多孔布水管均匀进水,多孔集水管将回水收集,小型化设计有利于保证水 流均匀通过整个填料层,增加了水力停时间,布水更均匀。
两个相邻处理单元的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相连。通过设置不同位置的 进水和出水,方便设置不同形式的水流走向,延长水流路径,从而增加实际的 停留时间。
所述硬质填料由火山岩、陶粒和砾石按照重量比1:1:2混合组成。吸水 性能强,孔隙率更高。
所述软质填料以醛化纤纶为基本材料,模拟天然水草形态加工而成。
所述外框的长度和宽度均为1000-5000mm,高度为600-1500mm。单个处理 单元体积不大,方便安装施工以及更换操作。一旦出现堵塞短流时,便于检查 发现堵塞位置,无需更换全部填料,只需更换堵塞模块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规模化生产,安装施工模块化,填料更换便利化; 填料重量轻,密度小,孔隙率高;两种填料组合,增加微生物生境多样化,增 强吸附及生物降解能力;小型化模块化布水,强化布水均匀性;多种组合方式 可以形成多种水流路径,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处理效果优于传统湿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剖视图;
1、处理单元,11、处理单元,12、处理单元2、外框,3、内框,4、 填料层,41、填料层,42、填料层,5、进水口,51、进水口,52、进水口, 6、出水口,61、出水口,62、出水口,7、硬质填料,8、软质填料,9、布 水管,10、集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1-2,为一种填料模块化湿地处理系统,其由若干个处理单元1 组成,其中每个处理单元1包括方形无盖外框2、位于外框2内腔中部的网箱式 内框3、填料层4、进水口5和出水口6,其中内框3与填料层4等高,填料层 4包括填充在内框3内腔中的软质填料8和填充在外框2和内框3之间的硬质填 料7,进水口5和出水口6分别设置上下相对的外框2的两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0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