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连续化有机固废联产气碳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2144.6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光;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中光 |
主分类号: | C10B53/07 | 分类号: | C10B53/07;C10B53/00;C10G1/10;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连续 有机 联产 气碳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生产燃料油的动态连续化有机固废联产气碳油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固废弃置后对环境产生了两个直接的危害:景观污染、生态系统危害。有机固废裂解油化技术是一种彻底消除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方法。该方法可使有机固废中高分子链在热能作用下裂解,获得相对小分子量化合物并最终获得与石油组份相近的汽、柴油或石蜡制品。它不仅可以解决有机固废的污染问题,还可以相当程度上缓解能源紧缺的问题,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国内外近年有各种不同结构的有机固废油化设备出现,但不管采用哪一种裂解方法,都普遍存在反应周期长,反应不完全,设备积碳严重,无法长年连续生产,排出固体残渣难以处理,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动态连续化有机固废联产气碳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动态连续化有机固废联产气碳油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具有密封的反应主体结构以及分布于反应主体结构腔体中且可对待处理物进行热解处理的第一床板面板、第二床板面板,第二床板面板设置于第一床板面板下部,装置本体设置有将待处理物输送至第一床板面板进行热解处理的连续进料机构,反应主体结构内部设置有可对位于第一床板面板上表面的待处理物进行刮动处理且将未热解完毕的待处理物推送至第二床板面板的刮板链条机构,反应主体结构设置有将热解反应生成的油气输送至冷凝器冷凝为燃料油的油气出口以及将热解产生的废渣排出装置本体的固体残渣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工业连续化生产,而刮板链条机构可以实现反应器主体结构的自动清焦,而反应器主体结构设置烟气保温层,有效的防止高温油气在反应器壁凝结,而两层烟气箱体结构在不改变反应器体积的基础上增大换热面积,增加单机产量,通过在装置端部预留检修通道,对于后期的维护管理较为方便,并且,整个装置可以实现自动除渣。
进一步,第一、第二床板面板为密闭的热风通道结构,且第一、第二床板面板分别设置有各自的热风进出口,双层结构增大换热面积的同时还能增加单机产量。
进一步,第一床板面板和/或第二床板面板的热风出口连接于反应主体结构的保温夹层,该保温夹层设置有热风出口,对于保持反应主体结构的温度是大有裨益的,且对于热风的热量再次利用,提高热量利用效率。
进一步,保温夹层设置有使烟气对反应主体结构进行均匀加热保温的烟气导流板,使得烟气能够均匀的对保温夹层进行加热并保持反应主体结构的温度。
进一步,刮板链条机构包括环绕第一床板面板布置的移动床板链条机构、安装于移动床板链条机构的刮板、驱动移动床板链条机构进行运动的驱动装置,移动床板链条机构安装的刮板在运动至第一床板面板上表面时抵靠于第一床板面板的上表面,当移动床板链条机构安装的刮板运动至第二床板面板上表面时抵靠于第二床板面板上表面。
进一步,刮板链条机构的移动床板链条机构设置有张紧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松紧度调节。
进一步,反应主体结构可拆卸地安装有位于装置本体左、右端的密封组件,其便于后期的维护以及安装作业。
进一步,刮板为矩形齿状结构,物料在被推进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扰动,是物料能更均匀的被加热。
进一步,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反应器底架,其既可以作为反应器底部支撑结构,也可以进行整体吊装。
本发明的热解处理装置可用以废旧轮胎,废旧塑料,废旧树脂,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工业有机废料,污泥以及医疗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热解处理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动态连续化有机固废联产气碳油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动态连续化有机固废联产气碳油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动态连续化有机固废联产气碳油装置侧视图。
图4为从动轴张紧机构局部详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器底架;2、左端密封组件;3、电机驱动机组;4、主反应器箱体;5、移动床板链条机构;6、上烟气箱体;7、进料布料装置;8、从动轴张紧机构;9、右端密封组件;10、从动传动装置;11、下烟气箱体;12、主动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中光,未经杨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21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