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32858.7 申请日: 2016-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7397946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8
发明(设计)人: 罗镕坚 申请(专利权)人: 罗镕坚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K9/70;A61P11/00;A61K31/522;A61K31/573;A61K31/44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72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支气管炎 穴位 敷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很多,这些药物从不同的中医理论角度、采用不同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的药物,药性不同,疗效也不一样。在临床上,痰多、咳喘属于多发症、难治症,受病人体质、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等的影响易反复。目前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可有效解决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百部75克,白芥子25克,氨茶碱10克,醋酸强的松0.5克,扑尔敏0.4克,生姜适量。

药物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的百部、白芥子、氨茶碱、醋酸强的松、扑尔敏共研成极细粉末,贮瓶备用。如在夏秋季节发作或偏于热性咳喘者加石膏约0.2克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百部75克,白芥子25克,氨茶碱10克,醋酸强的松0.5克,扑尔敏0.4克,生姜适量。

药物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的百部、白芥子、氨茶碱、醋酸强的松、扑尔敏 共研成极细粉末,贮瓶备用。如在夏秋季节发作或偏于热性咳喘者加石膏约0.2克左右。

用法如下:

1、取穴:选用肺俞(双侧)、膏肓俞(双侧)、风门。

2、操作方法:取鲜姜适量,切成碎末、捣烂,加药粉0.5克,拌匀后摊在胶布(约6厘米×6厘米)正中约3厘米×3厘米的范围。咳重者贴敷肺俞穴,喘重者贴敷膏肓俞,咳喘均重者可同时贴敷以上四穴,待症状好转后再改用两穴。如有外感,加贴风门穴。药物贴敷20小时后撕下,休息1日,再照原法贴敷,每周2~3次。症状消失后,改为每周1次,连贴2个月。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经脉是主干,犹如途径;脉络是分支,譬如网络。它们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把机体的各个脏腑肢节,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

本发明集辛温、通经、活血、逐痰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祛痰活血而温振肺气以祛邪而扶正。同时药物贴敷穴位,可调节经络气血和相关脏腑,激发阳气,有温振肺气、逐痰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选穴依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一原则,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取穴多集中在背俞穴交感神经链所处的位置。刺激一定的穴位可缓解支气管的痉挛,并且贴敷的药物可通过敷贴部位的皮肤渗透、释放药物而发挥作用,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镕坚,未经罗镕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2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