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车票务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3394.1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1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邹天富;李川伟;刘博;朱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零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票 模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车票务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向快节奏发展,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多种多样,适用于短途的汽车,中长途的轨道车辆以及飞机也已经越来越普遍。动车一般指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区别于拖车。动车和拖车一起构成动车组。动车类似机车要牵引拖车,因此,某动车的时速肯定大大高于它所在动车组的时速。动车越来越普遍,相应的,动车相关的服务行业也越来越壮大,动车相关的服务人员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要求也是越来越多。现有的服务人员培训多是进行理论教学,很多实际操作知识需要在实地实习的时候才能够学到,但是在实习中因为不熟悉业务,又容易出错,为乘客带来不便,因此一套以教学为目的的模拟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车票务模拟方法,该方法模拟动车票务相关流程,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动车票务模拟方法,它包括如下子步骤:
S01:系统管理员登录动车票务模拟系统并为每位学生创建售票用户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
S02:售票用户登录动车票务模拟系统并进行售票准备;
S03:学生乘客向学生售票员提供自己出行始发地、终点站和有效身份证件,学生售票员进行余票查询;
S04:学生售票员向学生乘客说明相应行程的车次信息,请学生乘客选择需要的车次;
S05:学生乘客选择车次,支付票价,生成车票订单,学生售票员打印车票;
S06:学生乘客拿到车票,完成一次售票流程模拟。
所述的动车票务模拟系统还将学生乘客的身份证与购买车票绑定。
所述的动车票务模拟系统还将车次、出发时间、到站时间、出发站点、到站站点、票种、余票数量和票价显示出来。
它还包括一个订票取票步骤,具体分为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取票和使用订单号取票,
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取票的步骤为:学生乘客向学生售票员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学生售票员使用票务模拟系统读取身份证查询相关订单信息,并为乘客打印车票;
使用订单号取票的步骤为:学生乘客向学生售票员提供订单号及乘客基本信息,学生售票员使用票务模拟系统查询相关订单信息,并为乘客打印车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票务模拟方法,该方法模拟动车票务相关流程,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附图说明
图1为动车票务模拟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动车票务模拟系统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子步骤:
S01:系统管理员登录动车票务模拟系统并为每位学生创建售票用户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
S02:售票用户登录动车票务模拟系统并进行售票准备;
S03:学生乘客向学生售票员提供自己出行始发地、终点站和有效身份证件,学生售票员进行余票查询;
S04:学生售票员向学生乘客说明相应行程的车次信息,请学生乘客选择需要的车次;
S05:学生乘客选择车次,支付票价,生成车票订单,学生售票员打印车票;
S06:学生乘客拿到车票,完成一次售票流程模拟。
所述的动车票务模拟系统还将学生乘客的身份证与购买车票绑定。
所述的动车票务模拟系统还将车次、出发时间、到站时间、出发站点、到站站点、票种、余票数量和票价显示出来。
它还包括一个订票取票步骤,具体分为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取票和使用订单号取票,
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取票的步骤为:学生乘客向学生售票员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学生售票员使用票务模拟系统读取身份证查询相关订单信息,并为乘客打印车票;
使用订单号取票的步骤为:学生乘客向学生售票员提供订单号及乘客基本信息,学生售票员使用票务模拟系统查询相关订单信息,并为乘客打印车票。
本发明的方法模拟动车票务相关流程,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零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零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3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混合动力同步实训实验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电子书包的多功能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