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安装结构及电动摩托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4790.6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5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付杨;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M6/90 | 分类号: | B62M6/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雄;李海建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摩托车 电池组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摩托车的 电池组安装结构及电动摩托车。
背景技术
电动摩托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同时, 电动摩托车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进步。锂电池作为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常用储 能装置,其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动摩托车发展的瓶颈。
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组通常外挂在电动摩托车的车身上,当电动摩托车 发生事故时,锂电池组受到撞击的几率非常大,锂电池组若发生碰撞很容易 引起电池组爆炸的危险。
因此,如何避免电动摩托车的锂电池组容易受到撞击的问题,成为本领 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安装结构, 其能够有效避免电池组容易受到撞击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 包括上述电池组安装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安装结构,所述电动摩托车 的轮毂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电池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的内侧 壁上的套筒,电池组固定在所述套筒内。
优选地,所述套筒设有散热口。
优选地,所述套筒和所述电池组形成的整体,其质量以所述轮毂的回转 中心为中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套筒内固定设有格栅结构,通过所述格栅结构将所述套筒 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安装单元,所述电池单元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安装单 元内。
优选地,所述电动摩托车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轮毂的内部,所述套筒 设置在驱动电机和轮毂的圆周内壁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轴与所述轮毂 固定连接。优选地,电池组的电池单元以所述转子轴为中心呈圆周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格栅结构相接触的侧面均设有减震垫片。
优选地,所述格栅结构为金属材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安装结构,电动摩托车的轮 毂内部设有空腔结构,该电池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轮毂内侧避上的套筒, 电池组固定在套筒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轮毂内侧壁是指位于空腔结构内 的一侧。如此设置,电池组被保护在套筒内,且套筒被安装位置在电动摩托 车的轮毂内侧,大大降低了电池组被撞的几率,有效避免了电池组因撞击而 发生爆炸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轮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轮毂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套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组安装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示意图;
图1-图6中:
电池组—1、轮毂—2、套筒—3、格栅结构—4、电池单元—5、减震垫片 —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安装结构,其能够有效 避免电池组容易受到撞击的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 括上述电池组安装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 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 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安装结构,包 括固定设置在轮毂2内侧壁上的套筒3,电池组1固定安装在套筒3内。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用于电动摩托车的轮毂2通常为中心部位设有 罩体,罩体内部空腔结构,驱动电机为轮毂2电机,设置在空腔结构内部。该 种情况下,轮毂2的内侧壁是指位于上述空腔结构内的一侧。当然,本实施例 中,驱动电机也可设置在轮毂2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4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