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9824.0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宝;高为鑫;喻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一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20 | 分类号: | B32B27/20;B32B15/02;B32B25/0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电磁波 吸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总厚度小于等于4.00mm,具有双层结构;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第一层包括未还原羰基铁粉和高分子聚合物,厚度为0.60~1.00mm,其质量配比为:未还原羰基铁粉85~93%,聚合物7~15%;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第二层包括还原羰基铁粉和高分子聚合物,厚度为2.00~3.40mm,其质量配比为:还原羰基铁粉33~70%,聚合物30~6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厚度薄、吸收频带宽、吸收能力大的优点,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电子仪器和设备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电子仪器和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辐射电磁波会对其它电子产品产生电磁干扰,从而直接影响到电子器件功能的正常实现;产生的电磁污染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会造成严重伤害;引起的电磁信息泄漏对国家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信息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在全球局势复杂化、现代战争电子化和经济发展信息化的情况下,信息的保密安全问题更加重要。电磁波吸收材料可以吸收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减弱反射波的强度,为有效消除电磁波辐射和干扰问题、提高国防领域武器装备的隐身能力提供了有效且相对容易的解决方案。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对其吸波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材料主要是单层结构,单层电磁波吸收材料由于很难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与自由空间达到阻抗匹配,因此吸波频带较窄。随着雷达探测技术和电子设备工作频带的增加,对宽频吸波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双层结构电磁波吸收材料,可以合理设计每层材料的组成和厚度,一方面能与自由空间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减少表面的反射,使得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尽可能多的进入材料内部,;另一方面进入到材料内部的电磁波尽可能全部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或者达到宽频干涉,从而实现宽频吸收。
经国内外公开文献检索,江苏万华拓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利“CN201010148077.5 薄膜结构X波段雷达吸波材料”所述雷达吸波材料具有六层吸波涂层和五层塑料薄膜,在8~12GHz内反射率小于-8dB。电子科技大学专利“CN 201210184633.3多层电磁波吸波结构及制备方法”所述电磁波结构由泡沫层和方形电阻膜构成,在2.5~8GHz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从现有技术调研可知,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制备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厚度薄、吸收频带宽、吸收能力大的特点,特别是在6~18GHz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且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双层结构,第一层包括未还原羰基铁粉和高分子聚合物,其质量配比为:未还原羰基铁粉85~93%,聚合物7~15%;电磁波吸收材料第二层包括还原羰基铁粉和高分子聚合物,其质量配比为:还原羰基铁粉33~70%,聚合物30~67%。
所述的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总厚度小于等于4.00mm,第一层材料的厚度为0.60~1.00mm,第二层材料的厚度为2.00~3.40mm。
所述的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采用的未还原羰基铁粉Fe含量大于等于97.5%,粒度范围0.6~10.0微米。
所述的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中还原羰基铁粉Fe含量大于99.0%,粒度范围0.90~20.0微米。
所述的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在6~18GHz范围内,电磁波反射率小于等于-15dB。
所述的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采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橡胶、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一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一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9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缆护套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