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送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2396.7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锋 |
主分类号: | F27D3/10 | 分类号: | F27D3/10;C22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生产 中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钒氮合金的制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钒氮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钢铁添加剂,可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它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强度下,添加钒氮合金较添加钒可节约钒30%~ 40%,降低了成本;钒氮合金已被国内外钢厂普遍使用,其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钒氮合金通常采用制球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在制成球形形状后,需要送入高温炉中煅烧,受成形过程压力和粉末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在送料过程中,部分钒氮合金球上的粉末会脱落,产生一定的杂质,而掉落的粉末是有回收价值的。因此,在高温煅烧前,让钒氮合金球上结合不够稳定的粉末脱落掉,并且进行回收,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节约成本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节约成本的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送料装置。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送料装置,具有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侧的送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槽的前端分流成若干个送料分槽,所述送料槽内设置有送料格网,所述送料格网上具有可供碎渣通过但钒氮合金球不能通过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送料格网由若干根长杆并行设置而成,长杆与长杆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长杆的前端具有向下弯曲的弯曲结构。
优选地,所述送料格网后端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
优选地,所述送料槽的底部连接有回收槽。
优选地,所述送料槽上设置有振动装置。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钒氮合金球在输送过程中,未接合牢固的碎渣和粉末可以脱落,不会随着钒氮合金球一起送入煅烧,也使经过煅烧后的钒氮合金球干净牢固,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掉落的碎渣和粉末可以回收再利用,可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钒氮合金球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送料装置,具有机架8和设置在机架8上侧的送料槽1,送料槽1内设置有送料格网2。按照钒氮合金球的输送方向,送料槽1后端的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5,当然也位于送料格网2后端的上方,成形后的钒氮合金球通过加料装置5加入到整个送料装置中。
送料格网2上具有可供碎渣通过但钒氮合金球不能通过的空隙。即钒氮合金球的宽度、长度和厚度中的最小值仍然大于空隙的尺寸,因此,产生的碎渣和粉末可通过空隙落入送料槽1底部,而钒氮合金球则继续往前输送。
送料槽1的前端分流成若干个送料分槽6,送料分槽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为2个。送料分槽6跟送料槽1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优选的是一体的。送料分槽6出口的下方,设置有接料框7,经过送料装置的钒氮合金球装入接料框7后,送入高温炉中煅烧。接料框7也是并排设置,一个送料分槽6对应着一排接料框7,一个接料框7接满后,马上往前输送,后面的接料框7往前运行开始接料。接料框7下方设有轨道(未绘示),接料框7在轨道上移动。
送料格网2由若干根长杆21并行设置而成,长杆21可以是钢管或者铁管。长杆21与长杆21之间具有间隔,而这个间隔也就是所述的送料格网2的空隙。长杆21的前端具有向下弯曲的弯曲结构。弯曲结构起到导流作用,可以让钒氮合金球顺利的落入到送料分槽6内,而不会滞留在送料格网2上。而送料分槽6和送料槽1的连接处,也刚好位于弯曲结构的下方。
送料槽1的底部连接有回收槽3,回收槽3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4。钒氮合金球在送料格网2上输送的过程中,脱离的碎渣和粉末调入送料槽1底部,再通过回收槽3统一回收至回收箱4中待用,实现了循环利用,节约了成本。
另外,送料槽1上还设置有振动装置(未绘示),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可根据实验结果设定,使得能既有助于将钒氮合金球上未接合牢固的部分脱落干净,又不能对钒氮合金球的整体产生影响,破坏其接合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锋,未经吴志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2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