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2774.1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4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华;陈承家;刘家荣;廖小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3/21 | 分类号: | B01D33/21;B01D33/23;B01D33/46;B01D39/08;C02F1/00;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300 福建省三明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纸等行业中,造纸的过程及伴随着污水的产生,而污水未经处理即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及水质资源。现有的污水处理机构不仅结构,而且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同时在污水处理的过程经常会发生污渍将过滤网等堵塞,需经常更换过滤网,严重时还需停机,将过滤机构中淤积的淤泥进行清理,严重影响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该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污水处理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过滤池,所述过滤池一侧设置有进水槽,过滤池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槽,过滤池内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卧式滚筒状过滤装置,所述滚筒状过滤装置的净水输出端与出水槽相连通,滚筒状过滤装置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吸附在其上的污渍刮除并排除的刮污机构,所述过滤池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过滤池底部的污泥排出的抽吸机构。
所述滚筒状过滤装置包括一端与出水槽输入端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封闭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片过滤网板,所述中心管与过滤网板的结合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穿入中心管的净水入口。
所述过滤网板包括过滤网框,所述过滤网框的两侧部分别覆盖有一层过滤污水使污渍吸附在其上的过滤绒布。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中心管一端部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经传动链由设置于过滤池上侧的电机驱动。
所述刮污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网板两侧的刮板,所述刮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吸水槽,所述吸水槽与连接于刮板上的吸污管相连通,所述吸污管经设置于过滤池上部的抽吸泵与伸出过滤池的排污管相连接。
所述刮板上位于吸水槽上侧的部位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且刮板上位于吸水槽下侧的部位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状,所述刮板的外侧连接有与吸污管相连接的封盖。
位于过滤网板两侧的刮板上下错位设置,错位距离为20~100mm,所述刮板上位于吸水槽上侧的部位和位于吸水槽下侧的部位之间的间距为5~30mm,且间距可调。
所述抽吸机构包括伸入过滤池底部的污泥吸管,所述污泥吸管经设置于过滤池上部的污泥泵与伸出过滤池的排污管相连接。
所述进水槽设置于过滤池一侧上部,进水槽侧壁设置有穿入过滤池的进水口,所述出水槽包由设置于过滤池另一侧且输入端设置于过滤池中部侧壁的第一槽体和连接在第一槽体侧部的溢水槽组成,所述溢水槽进水端低于进水口。
所述过滤绒布为毛绒纤维或超细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该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可将污水处理后直接排出,同时可将沉积在过滤池底部的污泥一起排清;
2、该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网板,过滤面积大,污水处理效率高,而且过滤网板可以重复利用,有效节约过滤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滚筒状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滚筒状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刮污机构及抽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刮板与过滤网板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6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过滤池10,所述过滤池的一侧外壁上部设置有进水槽20,所述进水槽侧壁设置有穿入过滤池的进水口21,过滤池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出水槽30,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用于过滤污水使污渍吸附在其上的卧式滚筒状过滤装置40,所述滚筒状过滤装置的净水输出端与出水槽相连通,以将过滤后得到的净水输出。所述滚筒状过滤装置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吸附在其上的污渍刮除并排除的刮污机构50,以便滚筒状过滤装置重复利用。所述过滤池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过滤池底部的污泥排出的抽吸机构,从而防止污泥堆积在过滤池底,降低人工除污泥成本,保证该污水处理装置连续工作。
上述出水槽由设置于过滤池另一侧且输入端设置于过滤池中部侧壁的第一槽体31和连接在第一槽体侧部的溢水槽32组成,所述溢水槽进水端33低于进水口,从而使得过滤池内的水持续往外流动,形成虹吸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大学,未经三明市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2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加温快速冲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器浆料的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