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电除尘余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3191.0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付怀仁;宋春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怀仁;宋春节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34;F28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电 除尘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电除尘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之一,由燃煤电厂及工业锅炉产生的污染物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规定燃煤电厂粉尘排放限值为30mg/m3,而对于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大气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地区,其燃煤电厂粉尘排放限制降至20mg/m3,单纯的干式电除尘器已经难以满足该要求。
此外,人们对火力燃煤电厂及工业锅炉微细颗粒物(包括PM2.5粉尘、SO3酸雾及气溶胶等)、重金属(如Hg、As、Se、Pb、Cr等)、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二恶英等)等复合污染物排放日益重视。以PM2.5为例,研究发现其可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表面活性和吸附性强,容易吸附烟尘中的多环芳烃、二恶英等有机污染物和各种重金属元素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从而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基于此,美国环保署(EPA)早在1997年就在原有PM10的标准上增加了PM2.5的排放标准,规定PM2.5的三年平均年浓度低于15ug/m3,三年中平均99%的24h浓度低于15ug/m3;欧盟环境委员会在欧盟空气质量新指令方面达成了政治协定,新大气质量标准首次规定微细颗粒物PM2.5平均限值为 20ug/m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电除尘余热回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煤电厂粉尘排放超标的问题,采用湿式电除尘器作为高效除尘的终端精处理设备,具有控制复合污染物的强大功能,对微细的、黏性的或高比电阻粉尘及烟气中的酸雾、气溶胶、汞、重金属等的收集都是理想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湿式电除尘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湿式电除尘器和吸收式热泵,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内设置有放电线、集尘极和喷嘴;所述的放电线用于将进入湿式电除尘器的烟气及放电线周围的气体电离,使带有电荷的粉尘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运动;所述的喷嘴用于喷水并使喷出的水在集尘极上形成均匀的水膜;湿式电除尘器的底部还设置有灰斗,集尘极上的水膜吸附粉尘后流入灰斗中;所述的灰斗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的入口;循环泵的出口与吸收式热泵连接;吸收式热泵通过管道与喷嘴连接。
所述的循环泵将灰斗中的水送入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吸收循环泵输入的水的余热以后,将释放了余热的水送入喷嘴,再次喷向集尘极。
所述的吸收式热泵与喷嘴之间的管道上串联有Y型过滤器和蝶阀。
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上还设置有烟气入口、入口气流分布板和烟气出口,所述的入口气流分布板设置在烟气入口与放电线之间。
所述的灰斗上还设置有排污口和溢流口,排污口位于灰斗的底部,溢流口的位置比排污口的位置高。
所述的吸收式热泵上还设置有回水管和供水管。
所述的吸收式热泵上还设置有热源输入管和乏热排出管。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湿式电除尘余热回收系统采用湿式电除尘器作为高效除尘的终端精处理设备,既能满足极低排放又能控制复合污染物,集尘极形成的水膜吸附粉尘,与烟气直接接触式换热, 带走烟气中的水分及热量,既达到了排放标准,又对烟气的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提高了燃煤电厂的热利用率,达到了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湿式电除尘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湿式电除尘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湿式电除尘器和吸收式热泵8,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内设置有放电线a、集尘极b和喷嘴c;所述的放电线a用于将进入湿式电除尘器的烟气及放电线a周围的气体电离,使带有电荷的粉尘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b运动;所述的喷嘴c用于喷水并使喷出的水在集尘极b上形成均匀的水膜;湿式电除尘器的底部还设置有灰斗4,集尘极b上的水膜吸附粉尘后流入灰斗4中;所述的灰斗4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7的入口;循环泵7的出口与吸收式热泵8连接;吸收式热泵8通过管道与喷嘴c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怀仁;宋春节,未经付怀仁;宋春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3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物的捕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铸造车间除尘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