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站RCS测量定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5898.5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1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吕鸣;高超;李光天;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黄启行,张璐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cs 测量 定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散射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站RCS测量定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测量目标的RCS(雷达散射截面)时,需要对测试系统进行定标,以将测试系统采集的目标回波信号(功率或电压)与目标的RCS测量值关联起来。目前,在微波暗室内进行RCS测量时,一般使用相对定标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定标。
在RCS测量定标过程中,定标体的选取对定标精度至关重要。在单站RCS测量定标中,由于金属球具有三维旋转对称性、对摆放姿态精度要求低等优点,使得金属球成为最重要的定标体之一。然而,在双站RCS测量定标中,尤其是在入射波水平极化(HH)入射、大双站角情况下,金属球的爬行波效应显著。进一步的,由于爬行波与镜面散射回波的干涉,导致金属球的RCS值在频域、双站角域均呈现明显的振荡特性。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相对定标法,即在双站RCS测量中直接利用金属球的实测回波信号、以及金属球的RCS理论值进行定标,即便定标体位置或双站角存在很小偏差,也会在最终的结果中引入很大的定标误差。
因此,针对金属球在双站RCS测量中定标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亟需一种新的双站RCS测量定标方法,以提高定标效果对定标球位置、双站角等因素的容错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站RCS测量定标方法,以提高定标结果对定标球位置、双站角等因素的容错性,进而提高测量精度与测试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双站RCS测量定标方法,包括:
S1、在双站RCS测量系统中测量定标球的散射回波信号S1(f),从S1(f)中提取镜面散射回波分量对应的实测值S1_m(f);
S2、计算所述定标球的双站RCS理论值S3(f),从S3(f)中提取镜面散射回波分量对应的RCS理论值S3_m(f);
S3、计算复修正系数C;
S4、在所述测量系统中测量待测目标的散射回波信号S2(f),并对S2(f)进行定标;
S4(f)=C*S2(f)公式2
其中,S4(f)为定标后待测目标的RCS值。
优选的,在步骤S1中,从S1(f)中提取镜面散射回波分量对应的实测值S1_m(f)具体包括:
S11、对S1(f)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以将S1(f)变换为时域信号S1(t);
S12、对S1(t)进行时域滤波,提取镜面散射回波分量对应的时域信号S1_m(t);
S13、对S1_m(t)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获取镜面散射回波分量对应的实测值S1_m(f)。
优选的,步骤S12具体为:在S1(t)中确定镜面散射回波波峰位置L1、爬行波波峰位置L2;构造以L1为中心、宽度为Δw1的窗函数F1;将所述窗函数F1与S1(t)相乘,以提取镜面散射分量S1_m(t)。
优选的,所述窗函数F1的宽度Δw1满足:
0.3|L1-L2|≤Δw1≤0.8|L1-L2|;
式中,|L1-L2|为L1与L2的间距。
优选的,步骤S2包括:
S21、基于MIE级数计算定标球的双站RCS理论值S3(f);
S22、对S3(f)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以将S3(f)变换为时域信号S3(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未经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5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