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跟随的牵引式电动平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7001.2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4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梁西银;韩春晖;庞苗苗;孟珂;汪亚润;范利蓉;唐永杰;任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L15/20;B60D1/145;B62D5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跟随 牵引 电动 平板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平板车,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跟随、可多车级连的牵引式电动平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平板车因其方便、经济、灵活、实用、易清理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物流、环卫、厂区、矿区、等短途运输领域,成为仓库内部及仓库与仓库之间短距离定点频繁运载重物的首选运输工具。现有的电动平板车有:1)站驾式或坐驾式,需要专门的驾驶室,减少了车辆有效载荷,且体型庞大,通过性较差,售价较高。2)人工地面步行驾驶式,人工操控,费时费力,智能化程度不高。3)远程无线控制式,操作难度大,存在失控的安全隐患,成本过高。现有的电动平板车,均不能实现车与车首尾级连,无法实现一人控制多车,难以提高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通过牵引方式自动跟随,多车级连实现一人操控多车的牵引式电动平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跟随的牵引式电动平板车,包括车身,车身一端安装有牵引装置,车身另一端安装有车尾挂钩,车身上设有微控制器、电机调速器、转向器、驻车制动装置、蓄电池和电机;
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底座,牵引底座上竖直安装有转轴,转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轴上或牵引底座上安装有第一角度传感器,转轴顶部设有中空的牵引拉杆,牵引拉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转轴相连接,牵引拉杆可绕该销轴上下摆动,转轴上或牵引拉杆上安装有第二角度传感器,牵引拉杆另一端为自由端,牵引拉杆内设有弹簧,牵引拉杆与转轴的连接端设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与弹簧的一端相连;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拉力传感器、蓄电池、电机调速器、转向器和驻车制动装置均与微控制器相连,电机调速器与电机相连。
本发明电动平板车采用微控制器控制各运行部件,在载运过程中,可实现一人轻松控制多车载运重物,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平板车的载运效率。具有较高的防护性、稳定性、安全性、实用性等特点,且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体型适中、构造美观、机动灵活性强,拆卸维护方便。造价低廉,无需人工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平板车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平板车中牵引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平板车中微控制器与其控制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动平板车的工作主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电动平板车多车级连示意图。
图中:1.牵引装置,2.车身,3.车尾挂钩,4.弹簧,5.牵引拉杆,6.转轴,7.牵引底座,8.接线端口,9.牵引环,10.微控制器,11.蓄电池,12.电机,13.电机调速器,14.转向器,15.驻车制动装置,16.拉力传感器,17.第一角度传感器,18.第二角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动平板车,包括车身2,车身2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用于装载物品的平板,车架的一端安装有牵引装置1,车架的另一端安装有车尾挂钩3;车架上还设有微控制器10、电机调速器13、转向器14、驻车制动装置15、蓄电池11和电机12。
如图2所示,本发明电动平板车中的牵引装置1,包括牵引底座7,牵引底座7上竖直安装有转轴6和接线端口8,转轴6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轴6上安装有第一角度传感器17,第一角度传感器17也可以安装在牵引底座7上,转轴6顶部设有中空的牵引拉杆5,牵引拉杆5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转轴6相连接,牵引拉杆5可绕销轴上下摆动,转轴6上安装有第二角度传感器18,第二角度传感器18也可以安装在牵引拉杆5上,牵引拉杆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牵引拉杆5的自由端设有牵引环9;牵引拉杆5内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牵引环9相连,弹簧4的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16相连;第一角度传感器17、第二角度传感器18和拉力传感器16均通过接线端口8与微控制器10相连,微控制器10还分别与蓄电池11、电机调速器13、转向器14和驻车制动装置15相连,如图3所示,电机调速器13与电机12相连接。
第一角度传感器17和第二角度传感器18均采用模数转化角度传感器。第一角度传感器17用于感知牵引力的方向;第二角度传感器18用于感知牵引拉杆5的仰角大小,并将所测得角度信号模数转化后送往微控制器13。
微控制器10,用于对整个系统数据进行处理,用于控制其它器件。
电机12,用于为电动平板车提供运行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7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智能电控调光的壁挂沙盘
- 下一篇:一种渗透作用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