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多功能交互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7063.3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 |
主分类号: | G06F3/0487 | 分类号: | G06F3/0487;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状态 多功能 交互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多功能交互方式。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了满足用户在不点亮屏幕的情况下查看时间和通知的需求,部分手机出现了在息屏状态下的主动显示功能,即拿起手机的时候,屏幕自动显示时间。但是现有的主动显示功能仅仅能显示部分通知,不能使用户获得更多便利的交互体验。
现有的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息屏时,会提供一些快捷操作方式来进入特定的功能,如双击亮屏,在屏幕上通过手势解锁,进入相机、手电筒等应用。其操作方式对普通用户的来说学习成本太高,即使学会在一段时间后也会忘记部分操作,体验不佳。而且在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情况下,这些快捷操作往往都失去了快捷操作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移动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多功能交互方式和装置,目的是提供丰富的操作模块来增强移动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通知功能,并提供操作更为方便的可视化功能按键,增强终端在息屏状态的操作体验。
本发明提供移动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多功能交互方式,该交互方式包括:
带有指纹识别终端在指纹识别功的情况下的不同,提供快速激活的方式。
在息屏状态下提供多个功能组,每个功能组包含都有特定的通知功能和操作功能;
用户可以从提供的多个功能组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功能组,移动终端息屏状态下只能使用被选择的功能组;
用户选择的不同的功能组,可以通过滑动、点按、长按、按压等手势操作切换显示;
带有操作功能的功能组其中的功能需要一定的操作才能激活;
本发明涉及的移动终端包括:
带有指纹识别的移动终端和不带有指纹识别的移动终端;
指纹识别的位置包括在移动终端前面板、侧边和后面板;
移动终端的屏幕包括压感屏幕和非压感屏幕。
附图说明:
图1是功能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单屏幕手机;
图3是单屏幕手机不同功能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双屏幕手机;
图5是双屏幕手机不同功能组示意图;
图6是侧屏幕手机;
图7是侧屏幕手机横向不同功能组显示示意图;
图8是侧屏幕手机纵向不同功能组显示示意图;
图9是快速指纹之别案例1;
图10是快速指纹之别案例2;
图11是快速指纹之别案例3;
图12是快速指纹之别案例4;
图13是快速指纹之别案例5;
图14是快速指纹之别案例6;
图15是快速指纹之别案例7;
图16是指纹识别区域设定方式1;
图17是指纹识别区域设定方式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操作方式和优点更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文仅说明移动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多功能交互方式,不受附图限制,不受说明例子中的使用方式限制,本发明应该被解释为扩展到除图中所特别陈述之外的任何变更、同等物和替换。
以手机为例:
在未开启指纹识别功能时。
如图1,在手机中预设一定数量的功能组,用户选择其中几个使用。其中包含了通知功能和一些快捷操作按键。其中1为空功能组,切换到该功能组的时候,屏幕不显示任何图标,其触控能力仍然保留,可以通过一定操作切换别的功能组,该功能组用来关闭移动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多功能交互方式的屏幕上的显示。空功能组不只包括定义为一个没有任何按键的功能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显示任何按键的界面。其中2为应用的通知、时间、天气、电量等通知信息。其中3为应用的运行的控制,通过显示一个缩略的显示界面和核心的操作功能按键来进行应用的控制。其中4和5是相对功能组2的另一种不同的排布显示方式,将终端系统的通知和第三方应用的通知分离开来显示。其中6是部分通知类应用,如天气的简略展示。其中7为快捷工具,通过滑动到该功能界面可以快速选择自己需要进入的界面,其中包含了特定应用的快捷启动方式,如手电和相机,其中还包含了部分应用的某些功能的快捷进入,通过操作该部分而直接进入应用的该功能界面,如扫码功能。其中8为手机一些快捷的功能,包含了静音、流量、蓝牙、飞行模式等操作功能的开关。图1列出了部分可在终端息屏下显示的功能组,该说明不限定显示方式、数量、内容等,只是对于该功能的说明,任何涉及息屏状态下的可切换操作功能组,并包含通知和操作功能均在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未经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7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