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甘果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7069.0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9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骆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世敏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6;A01C1/08;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甘果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甘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余甘果又名牛甘果,油甘果,因其吃起来“先苦后甜”得名。目前市场上有野生牛甘果卖和水果型牛甘果两种。与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而且吃起来更加甘甜爽口。余甘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E、B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4种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丰富的有机硒,尤其是维生素C,每100克鲜余甘果中含维生素C500-1841毫克,比素有维生素之王的猕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种保健医疗作用,因此市场上的余甘果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余甘果的种植也在蓬勃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甘果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余甘果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园地选择:种植宜选择无环境污染,地形平坦,交通方便,通风向阳肥沃的沙质壤土,大田地做苗圃;
(2)种子预处理:种子用水浸泡2-3天,每公斤种子用8-12g多菌灵拌种,拌种20-30min后即可播种;
(3)播种育苗:在大田苗圃做畦,畦面整平整好后,在畦面上开条沟,条沟长度根据畦面宽度而定,条沟宽10-12cm,条沟深3-5cm,条沟之间距离20-25cm;开沟后,撒一层2-3cm厚的营养土,将种子点播在沟内营养土上;点播种子一般要求均匀,然后盖上一层稻草,可预防烈日暴晒水分大量蒸发或长期干旱畦面失去水分,也可预防暴雨淋透冲去种子和鸟类危害,避免造成种子损失,这样即可保温又可保湿,当30%种子发芽露土时,在阴天或傍晚时可将稻草揭去;
(4)移栽定植:定植行距为1-2m,株距为1-1.5m;先将种植墩中央挖一小坑,开种植穴,种植穴的大小和深度视苗木根系的宽度和长度而定;将苗的根须放入坑内,要求种苗根系能自然伸直,根茎深度刚低下地平线,不要种太深,一边放松细泥盖护根须,一边并将根须逐条展开,让其自然伸展,用泥土盖过高出根茎2cm处,后用脚尖对正树苗轻轻压实,使根系充分接触泥土;整理好树盘,然后淋透定根水,盖上杂草防旱保湿;
(5)水肥管理:育苗期苗木出齐后,为了使苗木迅速生长,一般15-20天可施肥一次,可施农家肥水,施肥后应喷洒一遍清水,以免苗木嫩芽受肥伤;定植后应经常保持树盘湿润,不干不淋,幼树期施肥要勤施薄施,可施农家肥水,每株每次施肥水2KG;结果树的施肥一般每年施2次,即壮果肥和壮梢肥,每年6-7月施壮果肥,每株施复合肥0.3-0.5KG、钙镁磷肥0.5-0.8公斤、钾肥0.1-0.2KG,每年11-12月施壮梢肥,每株施有机肥3-5KG、钾肥0.3-0.5KG;
(6)病虫害防治:余甘果主要虫害有蚜虫、卷叶虫、毛虫等,在每年2月左右叶片、花芽开始萌动时会发生一次虫害,选择在开花前喷药防治;
(7)及时采收:余甘果在秋季成熟,一般早熟品种7月成熟,中熟品种8-9月成熟,晚熟品种在10月成熟,成熟后及时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余甘果的栽培方法,简便易行,能保证余甘果苗的成活率,并促进其茁壮成长,能预防其疾病,促花促果,提高余甘果的品质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余甘果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园地选择:种植宜选择无环境污染,地形平坦,交通方便,通风向阳肥沃的沙质壤土,大田地做苗圃;
(2)种子预处理:种子用水浸泡2天,每公斤种子用8g多菌灵拌种,拌种20min后即可播种;
(3)播种育苗:在大田苗圃做畦,畦面整平整好后,在畦面上开条沟,条沟长度根据畦面宽度而定,条沟宽10cm,条沟深3cm,条沟之间距离20cm;开沟后,撒一层2cm厚的营养土,将种子点播在沟内营养土上;点播种子一般要求均匀,然后盖上一层稻草,可预防烈日暴晒水分大量蒸发或长期干旱畦面失去水分,也可预防暴雨淋透冲去种子和鸟类危害,避免造成种子损失,这样即可保温又可保湿,当30%种子发芽露土时,在阴天或傍晚时可将稻草揭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世敏,未经骆世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7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