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磨机衬板的加压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9507.7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1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邢书明;刘宇;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B22D2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磨机 加压 铸造 方法 | ||
1.一种球磨机衬板的加压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壁厚为30-200mm的模具钢制造金属型形成衬板的外形和制造金属芯形成安装孔,所述金属型由上半型和下半型组成,所述金属型闭合后的型腔形状与衬板工作面在下时的外轮廓相一致,所述上半型和所述下半型的分界面为衬板的安装面;
所述的金属芯带有上下两个芯头,下芯头安装在金属芯的下半型上,上芯头伸入上半型的相应通孔内;
所述金属型闭合后的型腔尺寸等于衬板对应尺寸加上0.8-1.5%的收缩量;
所述上芯头与上半型的通孔间隙为0.15-0.35mm,既能够排气,又确保衬板金属液不能进入所述间隙内;
上半型与上压头整体下行,直到上半型与下半型闭合,并增压至设定压力静止,使上下半型锁紧;所述的设定压力是下压头所加压力的2~5倍,利用上压头和下压头对衬板金属液施加一对相对的压力,使衬板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冷却,直至凝固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头为模具钢制造,其形状为圆柱形,其外轮廓距衬板外轮廓的距离为:0~1.5×衬板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头位于上半型的中央通孔内,所述的上压头的下端面与上半型腔顶面平齐,上压头与上半型上通过孔之间的间隙为0.20-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头为模具钢制造,其形状为圆柱形,其直径为15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头位于下半型的中央通孔内,所述的下压头的下端面与下半型腔的通孔形成一个高度为50~150mm的圆筒型腔,所述下压头与下半型通过孔之间的间隙为0.15-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顺序执行的步骤:
S1:将过热度为10-50℃的设定量的衬板金属液一次浇入压室及下半型腔内,所述的设定量是衬板室温体积的1.06~1.1倍;
S2:上半型与上压头整体下行,直到上半型与下半型闭合,并增压至设定压力静止,使上下半型锁紧;所述的设定压力是下压头所加压力的2~5倍;
S3:下压头向上运动,将压室内的衬板金属液推入金属型腔内,并逐步增压补缩,直至下压头的上端面与下半型腔底面平齐时保持压力静止;上压头跟踪衬板金属液的凝固收缩,及时补压,直至衬板金属液完全凝固;
S4:上压头和下压头同时卸压,上压头回退至初始位,上半型卸压回退的同时,顶件机构将凝固成型的衬板顶出下半型,使衬板与下半型及金属芯分离,将衬板取出,进行后续的冷却和热处理,得到球磨机衬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95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轮式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打开水表盖的机械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