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电复合型缓速制动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0263.4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4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宁克焱;李德胜;方青峰;田金山;谢谋;叶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7/28 | 分类号: | B60L7/28;B60T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制动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缓速执行元件,具体涉及一种液电复合型的旋转轴系用用缓速制动元件,属于制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补偿、改善机械制动器中、高速段制动扭矩偏小和高负荷、高温工况下的磨损大等不足,延长机械制动器的使用寿命等目的,高速履带车辆普遍采用机械制动与缓速制动的联合制动的型式,目前适合履带车辆使用环境要求的缓速型式主要由液力缓速、电涡流缓速和利用电机驱动车辆的电机第四象限特性进行电机制动缓速等三种结构型式。
液力缓速
液力缓速器是通过连接在传动轴上的转子旋转带动液体转动,使液体的动能增加,然后冲击定子上的叶片,造成动能损失并转化为热能,来消耗车辆的动能,起到制动作用。
液力缓速器国外技术比较成熟,但其缺点是响应时间慢。国内虽然研究多年,但是因设计及制造等原因,较难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具体表现在,缓速扭矩小、可控性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电机制动缓速
电机制动缓速重用驱动电机,不增加系统复杂程度,还可以实现能量回收,但是制动功率较小,满足使用要求有限。
电涡流缓速
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把动能经过电磁感应原理转化成转子上的热能,然后以热能的形式散去,从而实现制动。各种不同结构的电涡流缓速器其原理相同,常见的有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单转子盘结构电涡流缓速器和双转子盘结构电涡流缓速器等类型。
当需要缓速制动时,控制系统接通电路,电流通过电涡流缓速器的励磁线圈,产生磁通,在定子铁心、双转子盘和气隙之间形成磁通回路。当转子盘转动时,在转子盘内部会发生磁场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场。转子盘中的电子在感生电场的作用下因导体的表面形状与磁通的分布而不同。路径往往如水流涡旋,称为涡流,也叫傅科(faucault)电流。一方面,涡流在导体中发热,消耗来自机械运动的能量;另一方面,涡流会产生新的磁场。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所产生的磁场总是阻止产生该感应电势的磁通。因此,该磁场必将在转子盘上产生抵抗该转子盘转动的电磁力,形成制动转矩,从而达到减速的效果,最后实现制动的目的,
电涡流缓速器目前在车辆上应用主要是靠自然车辆走行风冷却(干式),制动功率也不大,但其响应时间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利用履带装甲车辆的冷却条件,设计一种液电复合型缓速制动元件,具体就是把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结合在一起设计,重用液力缓速的大流量充油条件,实现电涡流缓速器的强制循环油冷却,这样一方面因散热效率的提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涡流缓速器功率;另一方面两种缓速器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大的缓速功率;还有一方面是综合电涡流缓速器响应时间快和液力缓速器制动扭矩大的特点,可以获得更好的联合制动缓速匹配特性,如下图1所示。
图1为不同液力缓速器制动扭矩特性,出现扭矩之前还有一段时间,是作动元件等造成的,液缓大概为0.4s。
从图1可以看出,相同体积下液电复合型缓速器的匹配扭矩特性比单独电涡流缓速器的扭矩特性要改善提高很多。其特点在于电涡流缓速器充分利用液力缓速器的大流量冷却条件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提高功率密度,再加上复合在电涡流缓速器内部的液力缓速器(图2)消耗的功率,就可以大幅提升液电复合型缓速器的功率扭矩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把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进行复合设计,实现二者特性互补;
2)液力缓速器的定子和电涡流缓速器的定子进行一体化设计;
3)通过液力和电力复合设计的转子和低压区供油结构,实现了液力缓速器的工作油液同时也是电涡流缓速器的冷却油液;
4)制动时开通、非制动关闭的供油控制设计,实现了非制动状态的空损抑制;
5)在转子导致的高压区设置通气孔,降低了搅气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液力缓速器制动扭矩特性。
图2为液电复合型缓速制动元件主视图。
图3为液电复合型缓速制动元件侧视图即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液电复合型缓速制动元件主视图如图2所示,该制动元件包括传动轴1、液力制动部分9、电涡流制动部分8;液电复合型缓速制动元件侧视图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0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可调节摇臂支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可调的三脚架支撑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