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51608.8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朋飞;唐春柳;陆毅初;杨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8 | 分类号: | B60R22/18;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安装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安全带安装组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安全带在碰撞时的对乘员保护作用的强弱。在白车身结构中,安全带安装组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汽车都存在座椅安全带安装组件,此结构的作用为以下两点:为安全带提供安装点和安装面。通过与白车身的主要部件连接增大安全带安装点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通过采用Z字型结构,在增大加强板和大梁内部的强度的同时整车刚度也得到提升,安全带安装组件位于后纵梁的腔体内部,提高后纵梁的扭转刚度。
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包括上翻边、下翻边和侧板,所述上翻边、下翻边和侧板的纵向截面构成“Z”形,所述上翻边的侧边与所述侧板上部边缘垂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上翻边的上表面与大梁底部搭接,所述下翻边边缘与所述侧板下部边缘垂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侧板为半包围筒状,所述侧板与大梁内壁固定搭接。
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下翻边上表面上设置有加强板。
所述加强板上表面设置有两条与安全带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加强筋。
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筋条。
所述筋条平行于所述上翻边或所述下翻边。
所述筋条最大长度设置在侧板上。
所述加强板上中部设有螺栓孔。
所述上翻边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外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加强筋上端垂直于所述上翻边。
所述侧板上设有漏液孔。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包括上翻边、下翻边和侧板,所述上翻边、下翻边和侧板的纵向截面构成“Z”形,所述上翻边的侧边与所述侧板上部边缘垂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上翻边的上表面与大梁底部搭接,所述下翻边边缘与所述侧板下部边缘垂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侧板为半包围筒状,所述侧板与大梁内壁固定搭接。这样,采用Z字型结构,而且两端为上翻边和下翻边,上翻边与大梁底部的焊接面积增大,增大安全带安装组件与大梁的局部焊接强度,由于侧板焊接在后纵梁的腔体内部,且侧板为半包围筒状,增大了侧板与后纵梁的腔体内部的焊接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但提高了后纵梁的局部强度,并且提高后纵梁的扭转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安全带安装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安全带安装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安全带安装组件的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翻边;2:侧板;3:下翻边;4:漏液孔;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筋条;8: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包括上翻边、下 翻边和侧板,所述上翻边、下翻边和侧板的纵向截面构成“Z”形,所述上翻边的侧边与所述侧板上部边缘垂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上翻边的上表面与大梁底部搭接,所述下翻边边缘与所述侧板下部边缘垂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侧板为半包围筒状,所述侧板与大梁内壁固定搭接。这样,采用Z字型结构,而且两端为上翻边和下翻边,上翻边与大梁底部的焊接面积增大,增大安全带安装组件与大梁的局部焊接强度,由于侧板焊接在后纵梁的腔体内部,且侧板为半包围筒状,增大了侧板与后纵梁的腔体内部的焊接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但提高了后纵梁的局部强度,并且提高后纵梁的扭转刚度。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翻边3上表面上设置有加强板8。这样,通过增加加强板8,使得下翻边3位置结构更加牢固,提高安全带安装位置的局部强度,安全带固定点安装在下翻边时,结构更加稳固,结构稳定性更加优越,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稳定性得到很大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1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安全锤
- 下一篇:用于电动方向盘锁的转换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