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担载贵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的NH3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51790.7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卢革宇;王莹麟;高原;孙鹏;孙彦峰;刘凤敏;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贵金属 pt wo sub 材料 nh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担载贵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的NH3气体传感器,由外表面带有 2个分立的环形金电极4的Al2O3绝缘陶瓷管(1)、穿过Al2O3绝缘陶瓷管(1) 内部的镍镉加热线圈(3)以及涂覆在Al2O3绝缘陶瓷管(1)外表面和环形金电 极(4)上的敏感材料薄膜(2)构成,每个环形金电极(4)上连接着一对铂丝 (5),其特征在于:敏感材料薄膜(2)由担载贵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涂覆 后所得,介孔材料的孔径大小为10~11nm,具有规则有序的介孔结构,材料的 结晶度良好,贵金属Pt大部分以单质形式附着在介孔孔道内部;所述的担载贵 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①将0.5~1.0g的磷钨酸溶解于10~30mL乙醇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将0.4~0.7g的硬模板介孔分子筛KIT-6溶解于10~30mL乙醇中,搅拌直至完 全溶解;
②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在35℃~55℃水浴条件下反应2~4小时,直至乙 醇完全挥发;将得到的固体粉末在60~80℃下干燥后在400~600℃烧结1~5h;
③将0.3~0.7g的磷钨酸溶解于10~30mL乙醇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将步骤②得到的全部烧结产物溶解于10~30mL乙醇中;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在 35℃~50℃水浴条件下反应2~4小时,直至乙醇完全挥发;将得到的固体粉末 在60~80℃下干燥后在400~600℃烧结1~3h;
④将0.05~0.25g的磷钨酸溶解于10~30mL乙醇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将步骤③得到的全部烧结产物溶解于10~30mL乙醇中;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在 在35℃~50℃水浴条件下反应2~4小时,直至乙醇完全挥发;将得到的固体粉 末在60~80℃下干燥后在400~600℃烧结1~3h;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烧结产物溶解到浓度为2~4mol/L的氢氟酸溶液中,室 温下搅拌2~3小时将KIT-6模板去除,之后将生成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离心 清洗,60~80℃条件下干燥后再在400~450℃条件下烧结1~2小时,从而得到 了具有介孔结构的WO3纳米材料粉末;
⑥将步骤⑤得到的介孔结构的WO3纳米材料粉末加入到乙醇中,搅拌 5~10分钟使WO3纳米材料分散均匀,然后加入H2PtCl6溶液,搅拌5~10分钟; H2PtCl6的用量为WO3纳米材料的0.5~1.0mol%;
⑦将步骤⑥得到的混合溶液在35℃~50℃水浴条件下反应2~4小时, 60~80℃下干燥后得到担载贵金属Pt的WO3介孔材料粉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担载贵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的NH3气体传 感器,其特征在于:敏感材料薄膜(2)的厚度为10~3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担载贵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的NH3气体传 感器,其特征在于:Al2O3绝缘陶瓷管(1)的长为4~4.5mm,外径为1.2~1.5mm, 内径为0.8~1.0mm。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担载贵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的NH3气体传感 器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①将担载贵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粉末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3~5:1混 合,并研磨形成糊状浆料,然后取少量浆料均匀地涂覆在市售的外表面自带有2 个环形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表面,形成10~30μm厚的敏感材料薄膜并使敏感 材料完全覆盖环形金电极;
②在红外灯下烘烤20~45分钟,待敏感材料干燥后,把Al2O3陶瓷管在 400~450℃下烧结2~3小时;然后将电阻值为30~40Ω的镍镉加热线圈穿过 Al2O3陶瓷管内部作为加热丝,最后将上述器件按照通用旁热式气敏元件进行焊 接和封装,从而得到基于担载贵金属Pt的介孔WO3材料的NH3气体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17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