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作周期产生装置与工作周期产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1867.0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7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简廷旭;郑智文;蔡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周期 产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揭露一种工作周期产生装置与工作周期产生方法。工作周期产生装置包含转换器、校正器以及控制电路。转换器用以根据输入信号产生具有工作周期的输出信号至输出端。校正器用以根据控制信号调整输出信号的工作周期,其中转换器与校正电路并联设置于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之间。控制电路用以根据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产生控制信号。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周期产生装置与其工作周期产生方法可透过产生并联电流的设置方式以及回授机制来校正输出信号的工作周期,以改善输出信号的工作周期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集成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工作周期产生装置与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速操作的应用中,例如包含记忆体装置、通讯数据传输等等,由于时间精准度与功率消耗两者之间的取舍,使得时脉产生电路的设计困难度越来越高。
一些技术中,采用半速率(Half-rate)的时脉模式以在不牺牲系统操作速度下进行操作。半速率(Half-rate)的时脉模式通常需要具有工作周期为50%的时脉信号,以利用此时脉信号的上升边缘与下降边缘进行操作。然而,于实际应用中,由于制程误差、时脉速度过高等因素,时脉信号的工作周期无法准确地被固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于提供一种工作周期产生装置。工作周期产生装置包含转换器、校正器以及控制电路。转换器用以根据输入信号产生具有工作周期的第一输出信号至输出端。校正器耦接至输出端,并用以根据控制信号调整第一输出信号的工作周期,其中转换器与校正电路并联设置于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之间。控制电路耦接至输出端,并用以根据第一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产生控制信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转换器包含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耦接于第一电源与输出端之间。第二晶体管耦接于输出端与第二电源之间,其中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用以根据输入信号输出第一输出信号至输出端。
于一些实施例中,校正器包含第一电流源电路以及第二电流源电路。第一电流源电路耦接于第一电源与输出端之间,并用以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第一电流至输出端。第二电流源电路耦接于输出端与第二电源之间,并用以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第二电流,且第二电流由输出端流经至第二电源。
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含比较器以及输出电容。比较器用以比较第一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以产生控制信号至输出节点。输出电容耦接于输出节点。
于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周期产生装置还包含缓冲器。缓冲器耦接至输出端,并用以根据第一输出信号产生第二输出信号。其中比较器还用以比较第二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以产生控制信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校正器包含多个第一电流源电路、多个第一开关、多个第二电流源电路以及多个第二开关。多个第一开关耦接于第一电源与多个第一电流源电路之间,并用以根据多个第一切换信号导通,其中多个第一电流源电路中每一者用以在多个第一开关中的一对应者导通时,产生第一电流至输出端。多个第二开关耦接于第二电源与多个第二电流源电路之间,并用以根据多个第二切换信号导通,其中多个第二电流源电路中每一者用以在多个第二开关中的一对应者导通时产生第二电流,且第二电流由输出端流经至第二电源。
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含比较器、编码器以及解多工器。比较器用以根据第一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编码器用以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编码信号。解多工器,用以根据编码信号产生多个第一切换信号与多个第二切换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于提供一种工作周期产生装置。工作周期产生装置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校正器。第二晶体管用以协同第一晶体管根据输入信号产生具有工作周期的输出信号至输出端。校正器用以响应于输出信号以产生至少一电流至输出端,以调整输出信号的工作周期,其中至少一电流不流经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1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顶灯(MX480‑L36‑1)
- 下一篇:电脑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