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掺量环保型钢筋阻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2977.9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7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兴国;陈达;欧阳峰;徐逸文;江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2/16 | 分类号: | C04B22/16;C04B103/6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掺量 环保 型钢 筋阻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掺量环保型钢筋阻锈剂,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结构中,由于海洋环境的高温高湿、高盐度等强腐蚀性,海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往往不足。尤其是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不仅减小钢筋界面降低结构承载力;此外,其锈蚀产物具有明显体积膨胀效应,容易导致混凝土覆盖层开裂剥落,从而进一步大幅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阻锈剂可在钢筋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以降低钢筋锈蚀,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防腐效果明显等优势。当前无机类阻锈剂通常是亚硝酸盐为主剂的阳极型阻锈剂,除亚硝酸盐的毒性外,海洋混凝土结构中该类阻锈剂添加量较高,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拌合性能和塌落度,且其存在用量不足反而有加剧钢筋锈蚀的风险。开发新的无毒环保型无机阻锈剂,在保证对钢筋阻锈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其在混凝土中使用量,减小阻锈剂对混凝土拌合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阻锈效果明显、用量少、无亚硝酸盐的环保型钢筋阻锈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掺量环保型钢筋阻锈剂,其特征是,所述阻锈剂由单氟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磷酸盐混合而成;四种原料单氟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铝之间的质量配比为:单氟磷酸钠0~10%,焦磷酸钠0~30%,六偏磷酸钠0~50%,三聚磷酸铝10~100%。
进一步的,所述阻锈剂直接以粉剂形式拌合于混凝土中或者溶解于水中再拌合制备混凝土,所述阻锈剂在混凝土中掺量为4~10 kg/m3。
进一步的,所述阻锈剂对于内陆大气环境,其掺量为4~6kg/m3,对于海洋、盐湖、使用融冰盐类恶劣腐蚀环境,其掺量为6~10 kg/m3。
上述掺量均是阻锈剂在混凝土中的掺量。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可降低混凝土孔隙率,减缓腐蚀介质在混凝土中渗透速率,同时在钢筋表面形成致密膜层以保护混凝土中钢筋;
2)其掺量低,对混凝土的拌合性、塌落度、初凝时间等工作性能无明显影响,且对混凝土中钢筋阻锈效果明显,可应用于新建海港码头、跨海大桥、海上风电以及老旧海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等;
3)阻锈效果明显、用量少、无亚硝酸盐的环保型钢筋阻锈剂。
附图说明
图1是添加本发明所述阻锈剂在含Cl- 砂浆中的交流阻抗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将单氟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铝以10%、30%、50%、10%的质量比混合制成阻锈剂。
本实施例中,阻锈剂直接以粉剂形式拌合于混凝土中或者溶解于水中再拌合制备混凝土;对于一般工业环境,其掺量为4 kg/m3,对于海洋、盐湖这类恶劣腐蚀环境,其掺量为6 kg/m3。
实施例2,将单氟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铝以5%、15%、25%、55%的质量比混合制成阻锈剂。
本实施例中,阻锈剂直接以粉剂形式拌合于混凝土中或者溶解于水中再拌合制备混凝土;对于一般工业环境,其掺量为4 kg/m3,对于海洋、盐湖这类恶劣腐蚀环境,其掺量为10 kg/m3。
实施例3,将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铝以10%、20%、70%的质量比混合制成阻锈剂。
本实施例中,阻锈剂直接以粉剂形式拌合于混凝土中或者溶解于水中再拌合制备混凝土;对于一般工业环境,其掺量为6 kg/m3,对于海洋、盐湖这类恶劣腐蚀环境,其掺量为10 kg/m3。
实施例4,将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铝以20%、80%的质量比混合制成阻锈剂。
本实施例中,阻锈剂直接以粉剂形式拌合于混凝土中或者溶解于水中再拌合制备混凝土;其掺量为5 kg/m3,对于海洋、盐湖这类恶劣腐蚀环境,其掺量为8 kg/m3。
实施例5,将三聚磷酸铝以100%的质量比制成阻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2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