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接地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2985.3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屠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圣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管段 外边框 无缝钢管 螺旋翅片 电力接地网 紫铜管 钢带 均压 电力设备接地 凹凸皱褶 接地效果 接地引线 螺旋绕制 圆弧连接 连接点 外壁 焊接 封闭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接地网。其包括封闭的外边框及设于所述外边框内的均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带包括直管段及设于所述直管段上的螺旋翅片,所述螺旋翅片由钢带在所述直管段的外壁上螺旋绕制焊接而成,所述螺旋翅片上还设有凹凸皱褶,所述外边框的四周呈圆弧连接,所述外边框上设有接地引线连接点。所述直管段为无缝钢管或紫铜管,所述无缝钢管或紫铜管的直径为10~40毫米,所述钢带的宽度为10~50毫米。其有益效果是:在直管段相同长度、相同内径前提下,其接触表面积为普通无缝钢管的数倍,大大提高了接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接地网。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接地技术规程》规定,“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体外,不论采用何种人工接地体,如井式接地、深钻式接地、引外接地等,都应敷设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的人工接地网”。在电力线路系统中,防雷接地电极的接地性能优劣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线路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接地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发电机容量的扩大,超高压输电及高压直流输电的推行使得系统电压水平提高,接地电流不断增大,这些都对接地网的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直接关系到站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因此,如何降低接地网电阻,从而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一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现有的接地体多采用普通圆钢或角钢制成,或有选用螺纹钢的,但接地体的接地表面积仍然较小,影响接地阻抗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电力接地网。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力接地网,包括封闭的外边框及设于所述外边框内的均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带包括直管段及设于所述直管段上的螺旋翅片,所述螺旋翅片由钢带在所述直管段的外壁上螺旋绕制焊接而成,所述螺旋翅片上还设有凹凸皱褶,所述外边框的四周呈圆弧连接,所述外边框上设有接地引线连接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直管段上设有螺旋翅片,所述螺旋翅片上还设有凹凸皱褶,在直管段相同长度、相同内径前提下,其接触表面积为普通无缝钢管的数倍,大大提高了接地效果。尤其考虑电路的趋肤效应,增大接地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就很有意义。
以直径为20毫米、长度为一米的钢管为例,如果作为接地极或均压带使用,其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约为628平方厘米;而采用在所述直管段上设螺旋翅片的方案,如螺旋翼片的宽度为15毫米,绕制间距采用20毫米,则近似增加了接触面积1800平方厘米(这里考虑钢带有两面),而如果考虑钢带的皱褶则面积会更大,无疑会大大降低接地电阻,对提高接地网的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等方面性能均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直管段为无缝钢管或紫铜管,所述无缝钢管或紫铜管的直径为10~40毫米,所述钢带的宽度为10~50毫米,所述外边框为扁钢。
进一步,钢带的厚度为0.2~1毫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接地要求合理选材,取材方便,制作容易。
进一步,所述无缝钢管及螺旋翅片均有镀锌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螺旋翅片绕制好后做镀铝处理,可以保证整体的抗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均压带的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1到图3中,1、外边框;2、直管段;3、螺旋翅片;4、接地引线连接点;5、凹凸皱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圣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圣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2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