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焦面光阑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3897.5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1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程向明;黄善杰;钟悦;李少英;宋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5/09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罗继元,陈左 |
地址: | 65001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光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望远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焦面光阑。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光学望远镜的焦面热控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解决:一种是采用带孔的平面反射镜将所需的视场以外的多余太阳光反射出光路,反射时反射镜会吸收部分能量导致温度升高,常采用液体冷却等方式进行降温;另一种是采用带孔锥形反射面限制视场,在锥形反射面周围用吸热材料吸收掉多余的太阳光的能量,同时使用射流冲击方式进行降温(Heat Stop方式)。
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不足,具体体现为:第一种平面反射镜的方式较为简便,热吸收小,但是会造成杂散光干扰。第二种Heat Stop-方式可以杜绝杂散光,但是热控的压力较大。主焦面温控始终是太阳望远镜设计的关键技术,需要特别予以重视,而且相关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中。目前运行中的开放式太阳望远镜多采用视场光阑平面反射镜的方式,辅以液体冷却;而下一代特大口径开放式太阳望远镜多采用吸收型Heat Stop方式,以射流冲击方式冷却。
太阳望远镜进行光谱观测时由于无法直接看到观测目标,因此需要进行狭缝监视,但前述两种主要的太阳望远镜焦面光阑,除了通过光阑的光线以外,其余光线要么被反射出光路,要么就被Heat stop吸收掉。而当太阳望远镜采用卡塞格林系统时,光路系统的对称性有利于高精度偏振测量。但F1焦点位于望远镜的主镜后方,焦点后紧接着就是偏振分析器的准直镜。整个系统结构较为紧凑,单独在缝前进行视场监视难以实现。系统中唯一分光的部分就是焦面光阑,但目前的两种光阑形式中,直接反射的类型虽然有个反射镜,但由于并不用来成像,因此对于该反射镜热控状态下的面型精度并不做要求;而Heat stop形式则根本没有可供成像的平面反射镜。
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新型的可实现焦面监视功能的太阳望远镜焦面光阑,才能满足采用卡塞格林系统的望远镜的独特功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具有视场光阑作用,可保有预定视场的监视光路,又可满足太阳望远镜所需的热控功能的新型焦面光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焦面光阑,包括中部具有光阑孔的光阑体;所述光阑体的入射面设置有环绕光阑孔的异形凹槽,且光阑孔的该侧端面为具有一定斜度的反射镜面;所述反射镜面伸出异形凹槽一段距离,使其反射光的线路位于异形凹槽外。
优选的是,所述异形凹槽的外侧壁面呈圆柱形,内侧壁面从反射镜面向另一端依次为圆柱段、顶面与圆柱段相应端连接的第一锥台段,以及顶面与第一锥台段底面连接的第二锥台段;所述第二锥台段的锥度大于第一锥台段,且其底面的边缘与凹槽的外侧壁面相连;所述圆柱段、第一锥台段及第二锥台段之间的连接端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有效满足采用卡塞格林系统的望远镜的使用需求,既可给终端仪器提供视场光阑的作用,还可保有预定视场的监视光路,又可满足太阳望远镜所需的热控功能。
(2)本发明具有狭缝视场选择、视场监视、杂散光抑制和吸收热量等功能,其具有一个异形腔体,在腔体内利用射流冲击方式吸收阳光照射带来的热量,在焦面光阑的焦面位置,具有一个反射镜面,可以将部分视场的光线反射到监视系统。光阑本身可以吸收多余的光线,对光学系统的干扰很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的新型焦面光阑,包括中部具有光阑孔1的光阑体2;所述光阑体2的入射面设置有环绕光阑孔1的异形凹槽3,且光阑孔1的该侧端面为具有一定斜度的反射镜面AA;所述反射镜面AA伸出异形凹槽3一段距离,使其反射光的线路位于异形凹槽3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3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