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压溢流阀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56102.6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聪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压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类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压溢流阀。
背景技术
水压技术是以天然淡水、海水或自来水代替矿物油作为液压系统工作 介质的新技术,与油压技术一样,同属于液压传动技术。在液压传动技术 的发展进程中,水作为动力传递、交换和控制的媒体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在资源短缺和提倡环保的今天,应用水作为液压传动技术的工作介质 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1、生态友好,环保无污染;2、清洁安全,可避免 火灾;3、价格低廉,来源广泛;4、易于维护和保养。水压阀作为水压传 动技术的核心元件之一,其性能好坏对整个液压系统至关重要。鉴于水介 质特殊的理化性质,水压阀存在气蚀、密封和润滑等严重影响工作性能及 使用寿命的问题,而作为液压系统中主要元件之一的水压溢流阀显得更为 突出。那么在充分考虑水介质理化特性的基础上,从结构、材料等方面着 手,研发一种压力高、性能好及使用寿命长的水压溢流阀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当用水介质代替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时,以传统油压溢流阀设计理论 设计的水压溢流阀会与液压系统之间出现不协调,引起阀甚至整个液压系 统工作不稳定。
目前的直动式水压溢流阀在使用过程中,拉丝侵蚀是直动式水压溢流 阀中常见问题之一。由于水的粘度低,润滑性差,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水压 阀阀口的流速比油压阀高,高压、高速水流对阀芯和阀座的冲击力很强, 久而久之会形成一条条丝状凹槽,当水流中带有一些细小的沙砾时,其破 坏力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压溢流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压溢流阀,包括溢流阀体、阀盖、防松螺母、阀座、弹簧、阀 芯,所述溢流阀体的底端开设有进液通道,所述溢流阀体的内部开设有与 进液通道相通的阀腔,并在所述溢流阀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液通道,该直 动式溢流阀还包括弹簧上座、弹簧下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抵在所述弹簧 上座的端面上,弹簧的另一端顶抵在所述弹簧下座的端面上,所述阀芯的 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U”型凹槽,并在所述”U”型凹槽的内壁上开设 有引流孔A和引流孔B。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水压溢流阀还包括密封垫,所 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溢流阀体和阀盖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孔A和引流孔B大小相同,沿 着”U”型凹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凹槽的端面直径为阀芯端面 直径的0.3-0.5倍。
其工作原理为:溢流阀正常工作时,高压水从进液通道进入,然后通 过阀芯,当达到弹簧所设定的压力后,推开阀芯,高压水即从弹簧上座左 边的出液通道流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阀芯上开设有”U” 型凹槽、引流孔A、引流孔B,能够降阀芯处的压差,提高其抗气蚀能力, 降低其拉丝侵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水压溢流阀,包括溢流阀体1、阀盖2、防松螺母3、阀座4、 弹簧5、阀芯11、密封垫15,所述溢流阀体1的底端开设有进液通道6, 所述溢流阀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进液通道6相通的阀腔7,并在所述溢流阀 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液通道8,所述密封垫15设置在所述溢流阀体1和 阀盖2之间。
该直动式溢流阀还包括弹簧上座9、弹簧下座10,所述弹簧5的一端 顶抵在所述弹簧上座9的端面上,弹簧5的另一端顶抵在所述弹簧下座10 的端面上,所述阀芯11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U”型凹槽12,并在所 述”U”型凹槽12的内壁上开设有引流孔A13和引流孔B14;所述引流孔 A13和引流孔B14大小相同,沿着”U”型凹槽1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凹槽12的端面直径为阀芯11端面直径的 0.3-0.5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聪,未经李志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6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更换阀芯的气体减压阀
- 下一篇:一种射流调节阀